肝癌发病规律及证候要素的探讨.docx

肝癌发病规律及证候要素的探讨.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癌发病规律及证候要素的探讨 核电站大道是中国常见的肿瘤,生长速度很快。该病的发病机制是隐蔽的,虽然通常是晚期发现的,但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肝癌属于中医学中“积”的范畴, 自古有着许多相关论述。如今, 进一步认识肝癌的病证特点, 研究其发病规律, 探讨其证候要素, 对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肝癌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证候要素:寒、湿、火、热 所谓证素, 是指证候要 (因) 素, 又是辨证的基本要素。“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 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 相互组合构成“证名”, 是辨证的关键。从《素问·至真要大论》将各种证候分别归属于心、肝、脾、肺、肾、上、下、风、寒、湿、火、热, 而为“病机十九条”;到《秦伯未医文集》把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列为“十四纲要辨证”, 对证候要素的论述各种各样。 纵观前人诊疗经验, 结合当今病证特点, 可初步拟定29个证候因素, 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生五气——内风、内寒、内火、内湿、内燥;气相关因素——气虚、气滞、气郁、气逆、气脱、气陷;血相关因素——血虚、血瘀、血脱、血燥、出血;阴阳相关因素——阴虚、阳虚、阴盛、阳亢;其他——毒、痰、水。这29个因素, 不仅各因素之间可以相互组合, 而且各种辨证方法均可与这29个因素进行交叉。如在病位问题上, 可与脏腑辨证交叉;在外感病的病程演变上, 可与卫气营血、六经、三焦辨证交叉等等, 这些将由使用者自行灵活掌握。 2 肝脏功能检测 肝癌是西医学的概念, 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我们这里所说的肝癌指原发性肝癌。临床期肝癌症状主要为肝区疼痛、进行性消瘦、乏力、纳呆、腹胀、癌性发热, 体征为肝肿大、上腹部肿块、黄疸、腹水、下肢浮肿, 以及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肝硬化体征。可通过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B超、CT、MRI、X线肝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方法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 肝癌相当于中医学的“肝积”。早在《难经》即有“肝之积曰肥气”等关于“五积”的论述。《诸病源候论》提出了, 聚而不散者称积, 二者多属于西医学的恶性肿瘤。中医认为,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 外邪入侵, 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 渐积而成。肝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 其发病多与情志失调、感受毒邪、酒食不节有关。又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言:“壮人无积, 虚则有之”, 肝癌亦是在正虚基础上, 各种致病因素相合“因加而发”。 3 推动肺癌发展 通过对古今文献分析, 众多医家认为, 气、毒、瘀、痰、湿、热、水、虚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证候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 引起全身和局部的气血阴阳失调。正气亏虚, 正不胜邪, 乃至恶气起, 发为积。各证素常相兼出现, 又不必悉俱, 且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呈一定规律出现。 3.1 肝组织病理学表现 据临床观察, 肝癌患者中情志失调者十居七八, 或性情暴躁, 或情志抑郁。可见, 肝区胀痛、走窜不定、遇怒加重, 或肝区胀闷不舒、善太息等肝癌的早期症状。其证素属气滞、气郁, 病位在肝, 可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气滞日久, 血脉不得畅行, 水液不得输布, 又可导致瘀、痰、湿、水等。 3.2 关于特殊证素“血湿” 《医林改错》言:“肝腹致积, 必有形之血。”临床上, 肝癌患者常见舌质暗、有瘀点瘀斑, 皆为瘀血的表现。《金匮要略》的大黄虫丸为治疗肝癌的常用药, “五劳虚极羸瘦, 腹满不能饮食, 食伤, 忧伤, 饮伤, 房事伤, 饥伤, 劳伤, 经络营卫气伤, 内有干血, 肌肤甲错, 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 大黄虫丸主之”, 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血瘀这一证素。痰、水、内湿均责之于脾, 脾失健运, 水湿不化, 则生内湿;湿聚成痰, 流注体内则为水。此外, 常年嗜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病, 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医历来有“酒客多湿热”的论点, 以酒乃大辛大热之品, 过饮必致湿热内生。热与火似, 且肝气郁滞, 气郁化火, 故内火为肝癌的又一证素。 3.3 内毒特性及危害 毒是中医理论中引起癌症的较为特异的致病因素, 可分为外毒和内毒。结合现代医学, 外毒指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以及受污染的饮用水等, 这些因素对肝癌有较强的特异性。而病变局部及全身的气血阴阳失调所致的痰瘀互阻、湿热内蕴、水裹、气结等作用于机体, 均可归为内毒。此外, 刘野樵《奇经直指》说:“诸癌厥惟肝癌为最毒”, 肝癌发展快, 病情变化凶险, 就其病性、病势而言亦属中医“毒”的范畴。 3.4 肝阴虚证,肝阴两虚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正虚是肝癌发生的基础。此处所讲的正虚, 既指先天肾精不足、脏气虚弱, 易感受外邪;又包括后天摄生不当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