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皖两国牡丹观赏品种调查分析
牡丹是牡丹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它是中国四大传统花之一,被称为“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根据栽培地区和野生原种的不同,中国牡丹园艺品种可分为4个牡丹品种群:中原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品种群。其中,中原牡丹品种群以北京、洛阳、菏泽为中心,分布最广,品种最多,发展较快;西北牡丹品种群以甘肃兰州为中心,以紫斑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var.papaveracea最为有名,在野生资源调查、繁殖技术、育种技术和花期调控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江南和西南牡丹品种群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主要集中在资源调查和引种栽培方面。古时江南地区的越州(今浙江绍兴地区)、滁州(今安徽滁县地区)、和州(今安徽和县地区)有广泛的野生牡丹分布,但目前仅见洪德元等报道的安徽巢湖市银屏山上独有一株野生杨山牡丹P.ostii。浙皖牡丹作为江南牡丹的主要组成部分,栽培历史悠久。其中安徽铜陵是中国最大的药用牡丹栽培地,浙江杭州在南宋时一度成为全国的观赏牡丹栽培中心。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在苏浙沪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牡丹,牡丹的栽培和家庭应用日益广泛。浙皖牡丹资源有限,大多从河南、山东等地引进,这就带来了诸如气候、土壤因素等一系列适应性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江南牡丹,作者实地对浙江、安徽东南部等地进行了栽培牡丹资源及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期为浙皖两地牡丹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1 牡丹花品种调查
采用普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7和2008年对浙江(杭州、温州、宁波等地)、皖南地区(安徽铜陵、南陵、宣城、宁国等地)的牡丹园、牡丹生产销售公司以及散植在民间的牡丹进行调查,了解牡丹的品种资源、栽植管理及生产情况,参照《中国牡丹品种图志》,记录传统品种的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并归类整理。
2 浙江安徽牡丹资源分析
2.1 制备牡丹花栽培
药用牡丹的栽培注重根的培养,以剥取牡丹的根皮制成中药材——丹皮,栽培主要集中在安徽铜陵和南陵一带,此外,皖南的繁昌、歙县、绩溪、泾县等地也有少量药用牡丹栽培。其大量种植始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全部为凤丹品系,以‘凤丹白’为主,原种为杨山牡丹。
凤丹品系植株高大,近直立,高约0.7~1.5 m,萌蘖芽少;叶色深绿,与枝夹角近90°;小叶狭长,多为15片;1年生枝光滑;花色为纯白,或瓣基有不同程度红色晕;花型以单瓣型为主,直径14~20 cm,偶见荷花型;心皮5~8,花期为4月上中旬;蓇葖果,宜在7月下旬果呈蟹黄色时采收。
2.2 观赏品种分布
通常将栽培时间较长,已适应江南气候条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的古老牡丹品种称为江南牡丹的传统牡丹品种,多指观赏牡丹品种。传统观赏品种主要散落在浙皖交界的山区,安徽的宁国、歙县、黟县宏村、屯溪,浙江的建德、慈溪、淳安、临安、兰溪、上虞、天台等地均有栽植。本次调查参照《中国牡丹品种图志(西北·西南·江南卷)》,共记录16个观赏品种(表1)。16个传统品种花色分四大色系:(1)白色系。纯白,花期早;株型高大直立,如‘玉楼’;花瓣基部有明显紫斑,如‘美人痣’;白色系萌蘖芽少,分株繁殖较难,总株数约占传统观赏牡丹数量的15%。(2)粉色系。主要是粉红色,株型中高,半开展,花期中,数量最多,约占传统观赏牡丹数量的50%。(3)红色系。非纯红色,为不同程度的玫红色,株型分中高(如‘羽红’‘四旋’)和矮型(如‘呼红’)2种,约占传统观赏牡丹数量的30%。(4)紫色系。深红色,且有明显光泽(除‘黑楼紫’),株型分高大(如‘黑楼紫’)和矮型(如‘云芳’)2种,数量最少,约占传统观赏牡丹数量的5%。
2.3 引种牡丹花品种的选择
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历来受人喜爱。浙皖一带牡丹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牡丹资源的数量和品种有限,每年都要从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等地大量引进栽培。经调查,浙皖一带引进栽培的牡丹品种涵盖的九大色系,基本能够开花的品种约有40个(表2)。江南地区牡丹的引种工作主要是生产性引种,把中国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和日本等地的优良品种引入江南,经试种成功后作为推广品种进行生产栽培。
从引种情况看,日本牡丹品种相对较适宜中国江南地区栽培,花色也较鲜艳,引种至浙江宁波北仑的日本牡丹‘海黄’‘金阁’部分植株出现“二次开花”现象,分别在10月和翌年4月开花。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等地的引种牡丹品种较多,适应性差异明显,引种时应注意品种的选择。‘洛阳红’在浙皖等地引种适应性强,栽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可正常生长并开花,并且是良好的催花品种,推广应用较多。此外,‘贵妃出浴’‘首案红’‘乌龙捧盛’等品种适应性也相对较好,花朵直径均为15~20cm;紫斑牡丹‘书生捧墨’的5年生实生苗在浙江临安可正常开花结果,翌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