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子集法家 政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论.txt 《政論》 漢 崔寔   嚴可均曰:《隋誌》法家 《正論》五卷,漢大尚書崔寔撰。《舊唐誌》:《政論》五 卷。《意林》亦五卷。《新唐誌》作六卷。各書引見或作 《政論》,或作 《正論》,又作 《 本論》,止是一書。寔字子真,一名台,字符始。涿郡安平人。高祖篆,祖駰,父瑗,范史 皆有傳。寔好典籍,桓帝初為郎。後拜議郎,與邊韶、延篤著作東觀。出為五原太守,征拜 議郎,復與諸儒博士雜定 《五經》。拜遼東太守。母卒歸葬。服竟,召拜尚書。以世方阻 亂,稱疾不視事,免歸。建寧中卒。實明於政體,吏才有餘,論當世便事數十條,指切時 要,言辯而確。范史論曰 「實之 《政論》,言當世理亂,雖鼂錯之徒不能過也。」其書成於 守遼東後,故有僕前為五原太守及今遼東耕云云。本傳繫於桓帝初除為郎時,未得其實。其 本北宋時已佚失,故 《崇文總目》不著錄,《郡齋讀書誌》,《直齋書錄解題》亦無之。《 通誌略》載有六卷,虛列書名,不足據。今從 《羣書治要》寫出七篇,本傳及 《通典》各寫 出一篇,凡九篇。略以 《意林》次第之,刺取各書引見,校補訛脫,定著一卷。其畸零短段 三十事不能成篇者,載於卷末。《治要》專取精實,而腴語美詞,芟除淨盡。然於當時積 弊,已臚列無遺。治亂興亡,古今一軌。本傳引仲長統曰 「凡為人主,宜寫一通置之坐側。 」趙帳茄砸病   按嚴氏 《全後漢文》輯錄崔寔 《政論》甚備,然亦間有缺誤。如 「秦兼天下,罷侯置 縣」一條,已見 《治要》,而據 《北堂書鈔》另立之。至於校勘未謹處,亦偶有之。尤因未 覩宋本 《御覽》,故其考或有未精。今據善本而董理之,其與嚴氏異者,為免繁瑣,不復出 校。——胡不歸識       自堯、舜之帝,湯、武之王,皆賴明哲之佐,博物之臣。故皋陶陳謨而唐、虞以興, 伊、箕作訓而殷、周用 (《類聚》卷五十二作 「以」)隆。及繼體之君,欲立中興之功者, 曷嘗不賴賢哲之謀乎 !凡天下 (《類聚》有 「之」)所以不理 (《後漢紀》卷二十一、《類 聚》作 「治」)者,常由人主 (《類聚》作 「常疾世主」)承平 (《類聚》有 「之」字)日 久,俗漸敝而不悟,政寖衰而不改 (「常由」下,《後漢紀》作 「其患在世承平,政漸衰而 不改,俗漸弊而不悟」),習亂安危,怢 (《後漢紀》作 「忽」,《羣書治要》卷四十五作 「逸」)不自覩。或荒耽 (《後漢紀》作 「耽荒」)嗜欲,不恤萬機;或耳蔽箴誨,厭偽忽 真;或猶豫歧路,莫適所從;或見信之佐 (《後漢紀》、《意林》作 「臣」),括囊守祿 ( 《後漢紀》作 「懷寵苟免」);或疎遠之臣 (《後漢紀》作 「士」),言以賤廢。是以王綱 縱弛於上,智士郁伊于下 (此二句 《後漢紀》作 「是以紀網弛而不振,智士損而不用」)。 悲夫 !(《後漢書崔寔傳》)   且守文之君,繼陵遲之緒,譬諸乘弊車矣。當求巧工,使輯治之,折則接之,緩則契 之,補琢換易,可復為新。(《意林》作 「夫君政陵遲,如乘敝車。若能求巧工,使葺理 之,折則按之,緩則揳之,可復新矣」)新新不已,用之無窮。若遂不治,因而乘之,摧拉 捌裂,亦無可奈何矣。若武丁之獲傅說,宣王之得申甫,是則其巧工也。今朝廷以聖哲之 姿,龍飛天衢,大臣輔政,將成斷金。誠宜有以滿天下望,稱兆民之心。年谷豐稔,風俗未 乂 (嚴可均曰:「此二語上下疑有刪節。」)。夫風俗者,國之脈診\ (《御覽》卷三百七 十五作 「胗」)也。年谷如其肌膚,肌膚雖和而脈診 (「年谷」下十三字,據 《御覽》補) 不和,誠\未足為休 (《御覽》作 「亦未為休也」)。《書》曰 「雖休勿休」,況不休而可 休乎?(《羣書治要》)    自漢興以來,三百五十餘歲矣 (《後漢紀》無作 「五十」二字,「歲」作 「年」)。政 令垢翫 (《後漢紀》作 「刓瀆」),上下怠懈,風俗雕敝,人庶巧偽 (《後漢紀》作 「人民 偽巧」),百姓囂然,咸復思中興之救 (《後漢紀》作 「功」)矣。且濟時拯 (《治要》作 「救」)世之術,豈必體堯蹈舜然後乃理哉?期於補綻決壞,枝柱邪傾,隨形裁割,要措 ( 《治要》作 「厝」)斯世於安寧之域而已 (「且濟」以下,《後漢紀》作 「救世之術,豈必 堯舜而治哉 !期於紐絶拯撓,去其煩惑而已」)。故聖人執權,遭時定製 (《後漢紀》作 「 是以受命之君,創製改物」),步驟之差,各有云設 (《治要》作 「施」)。不強人以不 能,背急切 (《治要》作 「背所急」)而慕所聞也。(《崔寔傳》)   昔孝武皇帝策書曰:「三代不同法,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此二十二字據 《治 要》補)蓋孔子對葉公以來遠,哀公以臨人 (《治要》作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