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乱世中的生命况味-任务单.docxVIP

《声声慢(寻寻觅觅)》——乱世中的生命况味-任务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声慢(寻寻觅觅)》——乱世中的生命况味 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比较阅读,理解《声声慢》复杂深沉的情感。 2.品味语言与意象,把握诗境,提高审美能力。 3. 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提升审辩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鉴赏艺术手法,理解诗人复杂深沉的思想情感。 课前学习任务 阅读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一剪梅?红藕香残》三首词,思考这三首词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感。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班级的微信公众号“古典诗词”专栏上推荐阅读《声声慢》,请你写一段推荐文字,谈谈《声声慢》最为婉妙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听配乐朗诵,把握感情基调 全词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词人的感情? 学习活动二 :朗读并思考诗人是怎么来表现其愁情的。 词的开头运用了叠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什么这十四个字可以“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 寻觅与寻寻觅觅的区别是什么? 这七组叠词能够改成“觅觅寻寻、清清冷冷,凄凄惨惨戚戚”、重新组合语序吗? 在声音上有何特点? 词人如何运用意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的? 教材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草堂诗余别集》《词综》《词选》 中都是另一个版本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你觉得是“晚来风急”好还是“晓来风急”好? 学习活动三 比较阅读,思考讨论《声声慢》愁情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分组阅读讨论《如梦令》《减字木兰花》《一剪梅》三首词,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李清照生平简介,请同学思考《声声慢》表达愁情的具体内涵。 推荐的学习资源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康震《康震评说李清照》(中华书局,2007.11) 如梦令⑴ 常记溪亭日暮⑵,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⑶,误入藕花深处⑷。争渡⑸,争渡,惊起一滩鸥鹭⑹。 ⑴ \t /item/%E5%A6%82%E6%A2%A6%E4%BB%A4%C2%B7%E5%B8%B8%E8%AE%B0%E6%BA%AA%E4%BA%AD%E6%97%A5%E6%9A%AE/_blank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 \t /item/%E5%A6%82%E6%A2%A6%E4%BB%A4%C2%B7%E5%B8%B8%E8%AE%B0%E6%BA%AA%E4%BA%AD%E6%97%A5%E6%9A%AE/_blank 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 \t /item/%E5%A6%82%E6%A2%A6%E4%BB%A4%C2%B7%E5%B8%B8%E8%AE%B0%E6%BA%AA%E4%BA%AD%E6%97%A5%E6%9A%AE/_blank 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常记:长久记忆。溪亭:临水的亭台。 ⑶兴尽:尽了酒宴兴致。 ⑷藕花:荷花。 ⑸争:怎,怎么。 ⑹鸥鹭:泛指水鸟 减字木兰花⑴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⑵。泪染轻匀⑶,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⑷。云鬓斜簪⑸,徒要教郎比并看⑹ ⑴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⑵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支将要开放的梅花。 ⑶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 ⑷奴:作者自称。 ⑸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 ⑹“徒要”一句:意谓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也是对她所爱男子的称呼。这里当指前者。比并:对比。 一剪梅⑴ 红藕香残玉簟秋⑵,轻解罗裳⑶,独上兰舟⑷。云中谁寄锦书来⑸?雁字回时⑹,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⑻。此情无计可消除⑼,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⑴一剪梅: \t /item/%E4%B8%80%E5%89%AA%E6%A2%85%C2%B7%E7%BA%A2%E8%97%95%E9%A6%99%E6%AE%8B%E7%8E%89%E7%B0%9F%E7%A7%8B/_blank 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此词上下阕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此调因此词而又名“玉簟秋”。 ⑵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 ⑶轻解:轻轻地提起。罗裳(cháng):犹罗裙。 ⑷兰舟:船的美称。《 \t /item/%E4%B8%80%E5%89%AA%E6%A2%85%C2%B7%E7%BA%A2%E8%97%95%E9%A6%99%E6%AE%8B%E7%8E%89%E7%B0%9F%E7%A7%8B/_blank 述异记》卷下谓:“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⑸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