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的预防与预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品犯罪的预防与预防 我国大陆内地及我国台湾地区毒品犯罪的立法现状 毒品是一个全球问题。被称为国际公害或世界瘟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遭受了药物的袭击。因此,一些人将药物限制视为“第三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这些侵袭世界的毒品的出处有诸多的源头:“金三角”是世界最大的“鸦片王国”,“金新月”是世界第二鸦片基地。“目前,‘金三角’和‘金新月’两个地区加工的‘双球’牌和‘红狮’牌鸦片,已经是‘享有国际声誉’的‘高级毒品’。”;“银三角”,也就是拉丁美洲毒品产量最为集中的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是世界最大的“可卡因王国”。这些地区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毒品为毒品犯罪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使世界上的毒品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越演越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贩毒可以带来巨大的暴利。从市场经济的供需角度看,只要有需要就一定会有人想办法供应,正如俗语说的:“杀头生意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要。” 因此,各地区都面临着采取措施防止毒品蔓延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香港地区的毒品犯罪立法方面探讨,找出祖国大陆和我国香港地区毒品犯罪的差异,以期在互相知彼的情况下加强合作。就我国大陆内地与香港地区而言,禁毒立法和综合治理方面,虽同属中国的领土,但由于制度不同、经济环境不同,所采取的禁毒措施也存在着差异。本文拟就祖国大陆与我国香港地区面临的毒品犯罪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好了解两地的毒品犯罪状况及有关立法惩治和防范措施,增进两地禁毒领域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司法协助。 一、 香港市毒品经营历史 (一) 从事贩卖毒品的香港 1840年英国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香港成为了殖民地。在鸦片战争以前,英府就在东南亚有专门从事贩卖毒品的“东印度公司”,早就将毒品输入中国,所以,香港地区的毒品由来已久。香港沦为英殖民地后,自然也就成为毒品销售和转运市场,英府也就利用鸦片在香港大发横财。辛亥革命以后,在英方的容许下,鸦片吸食更加猖獗。 (二) 禁止关联麻黄 在这个时期,孙中山在祖国大陆禁止鸦片,港府也响应,公开买卖鸦片的情况不是很猖獗, 但港府却没有真正想禁止鸦片,只是把一些私设的售烟处改为“公烟销售处”。后来,二战全面爆发,日本侵入香港后,吸毒现象也很普遍。 (三) 港英当局的毒品威胁 日军在香港三年有余,战争结束后,英国恢复在香港的统治权。当时的港英当局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而且受到国际禁毒的影响,港府开始禁毒。所以,这一时期香港就颁布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禁毒法令。但禁毒法令的颁布,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在暗地里培养了更大的毒枭。 (四) 香港严肃毒品 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严厉实行禁毒,这个时期也是香港严禁毒品时期。这个时期,香港地区毒品泛滥成灾,引起了香港当局的高度重视,先后参加了有关毒品管制的几个公约,加大力度对毒品进行管制和禁止。 二、 香港的危险药物犯罪 迄今为止,香港已经加入三个有关毒品管制的国际公约,即1961年的《麻醉品单一公约》、1971年的《精神药物公约》和1988年的《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这三个《公约》在香港的适用,构成了香港惩治毒品犯罪法律文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香港还有下面几个法例对毒品犯罪进行惩治:一是《危险药物条例》,该条例是1969年1月17日由香港政府颁布实施,1981年至1994年间曾作数次修正,是目前香港司法机关处理毒品问题,包括毒品犯罪的主要法律依据;二是《乙酰化物(管制)条例》,此条例目的在于管制乙酰化物,尤其是一种名为无水醋酸的物品,无水醋酸是以吗啡非法提炼海洛因所需的原料,而海洛因是香港大多数吸毒者吃的毒品;三是《药剂及毒药条例》,这个条例是对药剂的医疗用途加以管制,其中规定药物的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及出入商均必须领牌,药剂制品必须予以注册和试验,并备有最新的毒药名单,以便对精神药物和其他药物施加适当的管制,并规定必须取得医生处方,才可获得有关药物;四是《贩毒(追讨得益)条例》,这是1989年9月制定和实施的,以1986年《英国贩毒法》为基础,所以英国的判例可能适用于香港。该条例在于追查、冻结以及没收贩毒分子非法活动的利益,阻止通过香港金融机构转移毒品得益。 香港地区《刑法》中毒品犯罪的罪名有:种植、供应、采办、经营、输入、输出或藏有大麻、罂粟罪(《危险物品条例》第9条),制造毒品罪(《危险物品条例》第6条和第45条),贩运毒品罪(《危险物品条例》第2条),持有毒品罪(《危险物品条例》第8条和第47条),吸毒罪(《危险物品条例》第48条),藏有吸毒工具罪(《危险物品条例》第27条),房主或住户将其所占房屋用于毒品有关活动罪,教唆、帮助他人在香港以外地区制造、贩运毒品罪(《危险物品条例》第40条)和开设烟馆罪。这些罪名,在祖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