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天水市大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天水塘位于甘肃省东南,横跨长江和黄河水系。渭河位于东部,西汉水流经冷水河中南部。在该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灌流和山间盆地。土壤肥沃,适宜光照。年平均气温10左右,无霜期约180天,年平均降水500毫米以上。适合秋季种植大麦。由于大蒜能充分利用冬季低温时段, 可以比冬小麦早收30 d以上, 适宜复种玉米、辣椒、番茄等喜温作物, 可在果树盛果期以前间作, 加之国道316、310线及天宝高速公路、天 、天江高等级公路纵横穿越大蒜产区, 陇海线从西到东横贯全境, 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 井渠灌溉配套, 为大蒜生产和产品流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因而大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005年, 全市大蒜种植面积达2 000 hm2以上, 蒜头单产水平在11 250~15 000 kg/hm2, 蒜薹单产水平在6 000~7 500 kg/hm2, 大蒜收入达37 500元/hm2, 种植大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了促进天水市大蒜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对大蒜生产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
1 种植品种及产量
天水市大蒜主要分布在渭河干流的三阳川、马跑泉、甘谷县城郊、武山县及藉河流域的太京、藉口等乡镇, 近年来由于太京蒜区的辐射带动, 藉河上游的关子、铁炉及西汉水流域的天水、平南镇也开始种植大蒜, 发展势头良好。
天水市栽培品种以蒜头、蒜薹兼用品种为主, 由于各地生态、生产条件及种植传统差异, 以太京为代表的藉河流域种植品种主要是上海蒜、蔡家坡红蒜, “成县蒜”也有零星种植, 主要生产蒜头, 兼顾蒜薹, 所产蒜头个大整齐, 单头蒜瓣6瓣左右, 长势强, 该区域大蒜种植水平较高, 普遍采用覆膜规范栽培, 属于天水市蒜头高产区, 蒜头单产水平在22 500 kg/hm2左右, 蒜薹单产6 000~7 500 kg/hm2, 商品率高。渭河流域的三阳川蒜区种植大蒜历史悠久, 传统上以采收蒜薹为目的, 种植品种以陕西白蒜为主, 近年来上海蒜等红皮蒜种植面积也在增加。以慕滩为代表的马跑泉蒜区地处天水市东大门, 蒜薹采收上市最早, 栽培品种以天水老白蒜为主, 蒜头、蒜薹产量介于前两产区之间。甘谷、武山渭河灌区包括甘谷县六峰、新兴和大象山镇及武山县洛门镇, 以种植蒜苗为主, 单产水平可达4 500 kg/hm2, 生产上尚无蒜苗专用品种, 一般用蒜头、蒜薹兼用品种的小蒜瓣做种, 以雒家蒜苗为代表的甘谷蒜苗已得到国家和甘肃省绿色产品认证。
2 主要问题
2.1 大蒜病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
近年来, 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 耕作制度及栽培生态环境变化, 大蒜的抗病性也逐渐降低, 大蒜病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据调查, 在太京及三阳川一带的蒜区, 白腐病等病害发病率在30%~50%左右, 严重地块达80%以上, 大蒜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0%~30%, 严重年份及地块可达50%以上, 甚至绝产。病害不仅造成蒜头、蒜薹减产, 而且导致蒜头整齐度低、商品性差, 影响了销售和出口创汇, 极大地挫伤了蒜农的生产积极性。
2.2 选择留种方式种蒜、商品蒜品质不高
生产上蒜农一般利用鳞茎 (营养贮藏器官) 做种, 不重视选种、留种和品种的提纯复壮, 个别蒜区1个品种使用年限在20 a以上, 留种方式多沿袭从大田收获的蒜头中选择大、中蒜瓣做种, 甚至在畅销年份用等外蒜头留种, 这种留种方式种蒜、商品蒜不分, 是造成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及蒜瓣带菌的根源, 导致蒜头、蒜薹产量低下, 整齐度变差及病害流行蔓延。在国内外其它大蒜产区有换种习惯和蒜种专业生产制度, 大蒜脱毒技术也已开始应用于生产, 但天水市目前尚无种蒜生产基地, 更谈不上脱毒生产, 加之不合理的栽培制度, 导致蒜种退化和病、虫害严重发生。
2.3 立地条件差,导致病害率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薹不科学。过度采薹比较普遍, 虽然增加了蒜薹产量, 但损害了养分输导组织, 加之后期水肥管理不到位, 蒜薹采收后鳞茎膨大受阻, 造成蒜头产量偏低, 几乎无商品价值, 导致下年蒜田种瓣偏小。二是施肥不合理。多数蒜农重化肥、轻农家肥, 重氮肥, 忽视磷、钾肥配施。三是密度过大。如三阳川蒜区适宜栽植密度为45.0万~52.5万株/hm2, 而当地农民为了求得高产, 普遍将栽植密度增加到60.0万株/hm2以上。四是防病意识淡薄。大蒜病害一直是困扰天水市大蒜生产的瓶颈。目前天水蒜区病害主要是白腐病, 但蒜农往往轻视预防, 重发病时才进行药剂防治, 造成既不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又增加防治成本。一些蒜农不采用科技人员示范推广的病害防治技术, 秋播不拌种, 返青不用农药灌根, 造成秋播种、春发病、夏减产, 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五是栽培制度不合理。轮作倒茬是大蒜栽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文化音乐素养培育:音乐教学法比较研究.docx VIP
- 日本大本营.pdf VIP
- 小学问题学生成因及对策.pptx VIP
- 托业考试真题及答案整理.pdf VIP
- 2019年11月中石油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SX-815Q-H2U-ABB.SM_机器人使用说明书_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考核设备.pdf VIP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含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含答案(9科试卷).pdf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2025版新课标研修解读(初中英语)(29).pptx VIP
- Joyoung 九阳 破壁机 L18-P161使用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