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妮丝赫勒喜剧的同质性与主体性特征.docxVIP

阿格妮丝赫勒喜剧的同质性与主体性特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格妮丝赫勒喜剧的同质性与主体性特征 这场悲剧在西方美学史上承担着拯救人类和伟大历史任务的任务。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的解释起着主题性。相反, 喜剧则一直被边缘化。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最著名的哲学美学家阿格妮丝·赫勒 (Agnes Heller) 在2005年出版的专著《永恒的喜剧:艺术、文学和生活中的喜剧现象》中, 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身份, 直观高雅的喜剧作品, 把喜剧推向哲学反思的中心地带, 揭示了喜剧之不可界定的实质、“家族相似”的存在方式及其与人类存在条件的本质性联系, 从而藉此诊断出哲学从传统向后现代的转型, 第一次赋予喜剧以崭新的哲学意义。 一、 异质的戏剧性元素 喜剧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这是赫勒在《永恒的喜剧》中首先提出并在全书集中回答的问题。她在悲剧和喜剧比较中揭示了喜剧的异质性。悲剧以同情和怜悯唤起强烈情感, 具有同质性, 它同质化了主人公的灵魂以及最终走向困境的总体性行为;喜剧则是黑格尔言及现代社会的散文性和异质性, 不可能明确地加以界定。赫勒没有像柏格森那样自信地提出滑稽的定义(1), 而是纠缠于界定的困惑之中。 首先, 赫勒以卢卡契的艺术同质理论来理解喜剧作品样式的异质性。卢卡契认为, 同质是艺术存在的根本特征, “具体的同质媒介——如各种造型艺术中的纯粹视觉性——也是艺术品种的一种规定”(2)。赫勒遵循着卢卡奇的思路认为, 高雅的喜剧不可能脱离同质化, 舞台喜剧、喜剧长篇小说、存在喜剧等艺术样式都拥有相对固定的、不断重复的结构, 包含着稳定的人物类型。不过, 喜剧样式虽有这种基于媒介的同质性, 却是异质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每一种喜剧样式截然不同, 各自遵循不同的结构模式。虽然日常生活是异质的, 高雅的喜剧样式的异质性是借助于同质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异质性的转化, 但是喜剧样式的异质性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异质性, 喜剧是对日常生活的反思, 两者相关但存在着差异。二是因为喜剧样式基本的元素是多种多样的, 不仅有反讽、幽默、讽刺、怪异, 还有滑稽模仿、漫画、重写等。这些异质的喜剧元素频繁地被引入喜剧作品中, 作者通常不能很好地恰当搭配, 显得模棱两可, 如《堂吉诃德》是幽默还是反讽, 抑或讽刺?颇难确定。三是因为难以厘清作品所取笑的对象, 一个仆人看见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凝视天穹而跌入沟中, 捧腹大笑不已, 这出喜剧是取笑泰利斯, 还是取笑仆人, 或者取笑他们两个?实难明确。 第二, 喜剧的接受效果呈现出异质性。如果说悲剧的接受效果在于唤起接受者的激情, 从恐怖心理转化为灵魂净化, 那么喜剧接受效果不具有这种明确性, 而是复杂的。接受者也许大笑, 也许不笑, 也许是不可感知的内心微笑。喜剧的接受效果不是情感性的, 而是理智的, 带有后续变化性和反思性。别林斯基观看果戈里的喜剧作品忍俊不禁, 但是演出后反思, 感觉到的却是俄国的悲哀;一个人观看《答丢夫》演出时心情愉快, 然而沉思之余不免萌生凄凉。一部喜剧的后续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有时悲哀, 有时快乐, 有时升华, 有时绝望, 其效果深受接受者的理智、道德和情感的影响。接受者不仅决定着欣赏喜剧的程度, 而且决定着一部喜剧作品是否是喜剧。 第三, 喜剧经验本身是不可界定的。赫勒从喜剧经验的时间性特征进行论述, 她认为:“各种类型的喜剧经验是绝对现在时间的经验和有关绝对现在时间的经验”(3)。人们观看着、聆听着甚至嗅着所笑之物, 杂技小丑在观众眼前耍花招, 愚蠢者把真理吹入国王耳里, 这些皆发生于现在。人们可以为过去的事情哭泣或哀悼, 但是喜剧经验没有面向过去或未来的结构性元素, 它不关涉想象, 虽然喜剧作者运用想象来创造滑稽可笑的情景和人物, 但是作品本身不是喜剧经验, 它们只能在接受者不断涌现的现在时间里才能引发喜剧经验。悲剧也把舞台经验视为绝对的现在, 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没有见过或体验的事物, 古希腊和古罗马悲剧是由遥远的神话或半神话的故事构建起来的, 这些事件在过去发生, 不可能发生于现在, 不会在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的时代里发生。悲剧的条件是无条件的幻想, 我们观看的是“他者”, 不能参与到他者的行为中去, 不能影响甚至干预其行为。而喜剧经验可以在舞台上即兴演出, 插科打诨、讽刺、滑稽模仿、重写模仿, 过去的作品、人物和观念均在现在上演。对《蒙娜丽莎》的嘲笑不是针对坐在达芬奇面前的那位妇女, 也不是涉及达芬奇的绘画, 而是针砭当代公众崇拜“再现”的观念或者行为。所以喜剧样式对现在言及现在, 呈现现在, 始终在现在时间里发生。因为当下是不断出现的偶然、差异、碎片, 所以喜剧经验的绝对现在特征再次表明喜剧难以界定。 喜剧现象构成了以喜剧之名的家族, 在这种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成员之间, 并没有一个稳定的共同实体, 没有一种统摄所有现象的特有属性。赫勒试图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