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13课《野望》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VIP

八上语文第13课《野望》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望》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有人说,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身着布裙的村姑,全身透露出来的是不施脂粉的朴素美,让人神清气爽,拍案叫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幅山中秋景画——《野望》!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朴素清新、流畅自然的语言,体会律诗的韵律之美。 3、结合诗句内容,体会诗人彷徨无依、孤独抑郁的情感。 【作者简介】 王绩(589-644),字无功, 号东皋子,唐代诗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唐初诗人王勃是他的侄孙。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他是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背景链接】 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知识链接】 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唐代以前形成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歌形式,有四言体、五言体、六言体和七言体等,大致押韵,不讲究平仄,句数不限。如《观沧海》《望岳》《登幽州台歌》。 近体诗:隋唐出现的新诗体,有绝句、律诗两种。绝句为四句。如《已亥杂诗》《登飞来峰》。律诗通常为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读音停顿】 野望 东皋(gāo)/薄暮/望,徙倚(xǐ yǐ)/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wēi)。 【整体把握】 标题的含义是什么?写“望”的具体内容是哪几联? 明确:“野望”是倒装,即“望野”,也就是“眺望原野”。写“望”的具体内容是颔联、颈联。 【合作探究】 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了哪些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叙事兼抒情的表达方式。 首联第一句中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以颔联加以说明。 明确:“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感。 诗人运用了融情入景的手法,在写景的同时传情,将景与情巧妙的融为一体,情景交融。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皆”和“唯”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放眼望去,树木都染上了秋天的枯黄,“皆”字说明没有其他的颜色,“唯”字点出山的落寞,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以秋的萧瑟孤寂、荒凉和孤独之感。 4、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获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5、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有何不同?又有什么联系? 明确:颔联总写秋色,写的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写的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6、怎样理解尾联? 明确: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这两句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同时,也照应了首联的徘徊无依。 7、归纳主旨 明确: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萧瑟恬静的田园秋景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彷徨,抒发了避世归隐的情怀。 【课堂检测】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野望》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______,______。 (2)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心情寂寞:______,______。 (3)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 孤独抑郁心情:_____,_____。 (4)诗意俯拾皆是,只要有心寻访。 看到山家秋晚,夕阳余晖,我们会想起王绩《野望》的“______,______”。 (5)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_____,_____。 (6)透露出诗人闲情野

文档评论(0)

138****14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