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梵刹志》补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陵梵刹志》补校 南京寺历史悠久。孙吴赤乌十年 (247) 孙权为康僧会建造建初寺, 江南佛法始得弘传, 至南朝时期都下佛寺达500余所(1), 臻于至盛。其后历隋、唐、宋、元, 兵火所及, 名迹沉灭, 圮毁无几。明太祖朱元璋定鼎金陵, 大力重建寺院, 梵宇琳宫, 光辉朗耀, 名蓝森列, 灿然重辉。万历年间, 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葛寅亮勾稽史籍, 广采博收, 撰成《金陵梵刹志》, 凡53卷, 对南京寺院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等记述甚详, 是研究南京寺院的重要史料 (2) 。是书收录有明代宦官修建的寺院数处。本文拟结合其他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 对书中外承恩寺、外永宁寺等寺院重加考订, 以期恢复历史原貌。 一、 王充公司官司礼监等三大机构 承恩寺, 位于南京城内三山街, 距所统天界寺四里。《金陵梵刹志》载为“王御用监故宅, 景泰间改为寺, 仍敕赐额名。”(3)王御用监, 即王瑾, 王瑾殁后, 改宅为寺。事在景泰二年(4)。 承恩寺东西宽约540尺, 南北长约340尺, 南辟山门, 次为金刚殿 (重门) , 寺有天王殿、正佛殿、观音殿、伽蓝殿、轮藏殿、祖师殿等6座大殿, “翼以钟楼, 缭以廊庑”, 其他有禅堂、方丈、僧院、斋堂、厨库等124楹。寺在景泰二年创立后, 可考者有成化、万历时期两次重修。承恩寺所统小寺有亭子巷观音庵、佑国庵、伞巷观音庵。 御用监王瑾, 本名陈芜, 交阯人。陈芜在永乐五年 (1407) 进宫。宣宗为皇太孙时, 陈芜伴随左右。即帝位后, 擢升为太监, 赐姓名为王瑾, 字润德, 又赐“肃慎”二字的印章。宣德元年 (1426) 王瑾扈从宣宗征讨汉王朱高煦, 班师回朝后, 赏赐玉带、金鞍。宣德三年八月, 王瑾扈从宣宗巡边, 击退兀良哈部, 班师后又厚予赏赐。凡四方有兵事, 王瑾均与其事。宣宗还几次赐给他银记, 上面分别有“忠肝义胆”、“金貂贵客”、“忠诚自励”、“心迹双清”等题字, 赐两宫人为夫人, 封养子陈林官, 并让改姓名为王春。景泰年间 (1450—1456) , 王瑾病逝, 赐祭葬, 其族人和从仆十二人得授官职(5)。王瑾殁后葬于北京西山。据《万历会计录》卷二十三云记载, 王瑾生前在北京建有清泉、时恩二寺;“王瑾坟在西山有弘教寺, 并护坟麦庄、板桥等庄三处。”(6)是可知王瑾葬于北京西山, 弘教寺为其坟寺。 外承恩寺, 除《金陵梵刹志》载录外, 不见于南京其他方志文献。《金陵梵刹志》云, 寺为小刹, 在郭外南城太北乡, 东南去所领弘觉寺五里, 北去聚宝门30里。正德间创。寺院基址32亩, 有山门、佛殿、伽蓝殿、祖师殿、僧院等建筑, 田、地、山、塘等公产共84亩有余(7)。根据是书记载, 我们仅知道其创立于明武宗正德年间, 具体创建者不详。其云“外”者, 以与城内王瑾旧宅“承恩寺”相区别。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仅据《金陵梵刹志》所载资料难以明了。“太北乡”, 查考南京诸志书, 均作“泰北乡”, “太”字为“泰”字之通假。 成恩寺, 见录于正德《江宁县志》(8)。志云:成恩寺, 在县长泰北乡, 正德三年守备南京司礼监太监郑公强建, 赐今额, 寺南公墓在焉, 墓堂赐额曰褒能祠。郑强墓, 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牛首山北高家库。30年代朱偰先生调查南京古迹时, 墓前尚存一些地面遗迹和遗物, “墓有石坊一, 华表一对, 左为御碑亭, 碑尚存;右另一碑, 今亡, 仅余龟趺。墓在碑亭后山坡上, 筑有围墙。”(9)1966年夏, 郑强墓被当地农民掘开, 出土有墓志、玉带等文物, 现存南京市博物馆;碑亭及碑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龟趺残件现仍存于墓地所在的山坡上。据墓志, 郑强为福建同安人 (今属福建厦门) , 生于明英宗正统六年 (1441) , 卒于明武宗正德三年 (1508) 。郑强生而端重不凡, 甫九岁, 即被选入内廷为宦官, 并入“内书堂”就学。天顺初年, 英宗皇帝复辟, 郑强被选入太子宫侍奉太子。天顺八年 (1464) 太子继位, 是为宪宗, 郑强因侍奉年久得以升为内官监太监, 极受宠幸。成化十六年 (1480) , 宪宗念及南京为根本重地, 改郑强掌南京内官监事。成化二十年因修建皇陵功, 敕郑强守备南京机务。弘治元年 (1488) 孝宗命郑强督修南京内府诸库藏。弘治十八年正德皇帝即位之初, 郑强在南京内官监太监任上与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傅容一道请求退职, 因傅容年长郑强四岁, 正德皇帝从傅容之请, 而命郑强代傅容司礼监太监之职至终老。立兄郑珩子郑节为嗣, 有三孙男一孙女。郑节为应天府学生, 正德四年五月被擢为中书舍人, 其另外二侄郑锐、郑仁被擢为南京锦衣卫世袭百户, 守护郑强坟茔(10)。关于郑强墓地和坟寺享祠, 出土墓志云:“初, 公于城南天阙之阳买山一区, 构屋数楹, 又取隙地植嘉木、凿广池, 时往游憩, 以容与禽鱼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