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玫瑰花研究进展.docxVIP

基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玫瑰花研究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玫瑰花研究进展 蝗虫也被称为“日本金”,最初被记录在《植物科》中。这是豆科植物的变种。性味苦、微寒, 归肝、大肠经。《中国药典》称其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证, 为中医常用的止血药。本文对槐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炮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槐花提供借鉴。 1 化学研究 1.1 材料和染料木素 1904年Schmidt分离到黄酮苷——芦丁 (Rutin) (1) , 为槐花的主要成分。目前已从花及花蕾中分离到黄酮苷元——槲皮素 (quercetin) (2) 、山奈酚 (kaempferol) (3)、异鼠李素 (isorhamnetin) (4)和异黄酮苷元染料木素 (Genistein) (5)(见表1、图1) 。还有报道分离到槐花米甲素 (sophorin A) , 生药中含量为14%, 分子式为C29H36O17 (18), 比芦丁多C2H6O1 (2), 其结构式未见报道。 1.2 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类 干花蕾中含0.4%的皂苷类物质, 经酸水解后分离出桦皮醇 (Betulin) (6) 及槐二醇 (Sophoradiol) (7) , 水解液经纸层析检出葡萄糖 (glucose) 和葡萄糖醛酸 (glucuronic acid)。该类成分还有soyasaponinⅠ (8) 、soyasaponinⅢ (9) 、azukisaponinⅠ (10) 、azukisaponinⅡ (11) 、azukisaponinⅤ (12) 。还分离到三个新的皂苷kaikasaponinⅠ (13) 、kaikasaponinⅡ (14) 和kaikasaponinⅢ (15)(见表2、图2) 。 1.3 生药含量及生药合成情况 槐花米乙素 (sophorin B) , 暂定分子式为C27H47O10, 生药中含量1.25%;槐花米丙素 (sophorin C) , 暂定分子式为C26 (27)H46 (47)O10, 生药中含量为0.35%, 文献均未报道其结构式。 1.4 脂肪酸和-谷哌醇、d-葡萄糖、葡萄糖酸丙酯类 蜡、绿色素、树脂、色素、蛋白质 (或粘液质) 、氨基酸 (或肽) 、缩合鞣质 (tannins) 和糖、月桂酸、十二碳烯酸、肉豆蔻酸、十四碳烯酸、十四碳二烯酸、棕榈酸、十六碳烯酸、硬脂酸等脂肪酸和β-谷甾醇、D-葡萄糖、葡萄糖己四醇醛酸及葡萄糖酸丙酯。此外, 在槐花中还测到维生素A类物质。 2 发色度及收率 应用紫外光谱对槐花的水浸液和乙醇浸液的研究表明, 这两种浸液的零阶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的吸收峰数目、位置有显著特征, 各峰的吸光度及谷位也有显著不同, 此法可用于区别其它药材。 传统经验认为槐花质量以黄绿者为佳, 应用测色仪测定17份槐花的颜色数据, 绘制成色度分布图并测定每份样品的芦丁含量。结果表明, 应用色度学方法可以客观描述槐花的颜色, 而且槐花的颜色与其芦丁含量有密切的关系。阴干的样品不仅黄绿色彩度均比烘晒品降低, 而且芦丁含量降低。研究指出, 就同一来源的同级样品, 槐花质量以黄绿色者为佳, 而不同产地和不同植株则还需结合其它方法进行品质评价。 槐花晒干和烘干对芦丁收率有较大的影响。以芦丁含量为指标, 烘晒品阴干品。干燥槐花经粉碎过筛再用碱提, 芦丁的收率可提高近90%。用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对提高芦丁的得率也有利, 可能因为经紫外线照射以后, 芸香酶灭活, 避免了芦丁的水解。 3 乙醇-钠-水-液法样品中芦丁 芦丁又称芸香苷, 具有维生素P样等多种生理活性, 以芦丁为底物可以合成羟乙基芦丁等多种活性物质。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 芦丁含量在花蕾中不得低于20%, 花中不得低于8%, 因此人们常以槐花为原料提取芦丁。芦丁为黄酮双糖苷, 在热水、热醇中均有较大的溶解度, 难溶于冷水和冷醇。分子中含多个酚羟基, 呈弱酸性, 易溶于碱, 难溶于酸。因此常用的提取溶剂有水、醇、冷碱、热碱, 采用的提取方式有煎煮法、连续回流法、渗漉法、超声法和微波法。 水煎煮法简单易行, 造价低, 但芦丁的收率低, 约9%~13%。煎煮温度对芦丁的煎出量影响较大, 如用多功能自控中药煎煮装置、远红外中药煎煮炉、蒸气中药煎煮炉和传统的沙锅炭火分别对槐花加水煎煮, 使用分光光度法 (500nm) 测定芦丁的含量分别为9.36%、12.65%、10.47%和16.96%, 以传统的沙锅煎煮法煎出量最高, 认为其它几种煎煮法加热温度较高, 可使芦丁分解。 微波法的浸出率高于常规煎煮法, 而且避免了水煎时药材细粉易凝聚和易焦化的不足。如微波输出功率495W, 对60目药材浸提20min, 芦丁的浸出量为0.206±0.014 (g/g)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