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成因机制分析.docxVIP

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成因机制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西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至宜河上游开发规划中的第三个级水电站。这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大型节水项目之一。近几年, 随着二滩、三峡、向家坝、锦屏等水电工程的开工建设, 库区库岸滑坡问题备受人们关注。通过对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水电站库区库岸滑坡进行调查发现, 其中老滑坡数量占有非常高的比例。虽然目前这些老滑坡中的绝大多数是稳定的, 但是在水库蓄水的过程中很可能诱发一些老滑坡复活, 给水库的安全运营带来隐患。因此, 对于溪洛渡这样地处高山峡谷地区的大型水电工程来说, 加强库岸老滑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和成因机制研究对于水库的安全运营非常重要。 1 西洛渡水库储层的老边坡技术特征 1.1 江河谷v形河谷 溪洛渡库区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大地貌单元接壤的大凉山向川中盆地过渡地段, 属强烈侵蚀高中山地貌, 地势总体西高东低, 山脉走向以近南北向及北东向为主, 与构造线展布方向一致。金沙江河谷呈北东向, 其间深切, 切深1 500m左右, 库区山高谷深, 河谷狭窄, 为典型的V形河谷。除石炭系、泥盆系及第三系外, 库区地层从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其中中下古生界的滨海、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地层出露较广, 二叠系的阳新灰岩及峨眉山玄武岩是坝区、近坝库段出露的主要地层, 第四系的冲洪积、崩坡积等零星分布于河谷、支沟两侧的山间谷地内。库区附近构造以北东向和南北向褶皱、断裂为主, 并发育有伴生的北西向小断层, 以近坝库段石板滩为界, 上游以断裂为主, 下游以褶皱为主, 主要断层为峨边—金阳断裂、马边—盐津隐伏断裂和北东向莲峰断裂。 1.2 库首段地质情况 滑坡按滑坡发生时间分为新滑坡和古老滑坡。新滑坡一般指近10年内发生过滑动或正在滑动的滑坡, 古老滑坡是指初次滑动时间在10年或很久以前, 目前为稳定或仅为局部变形的滑坡。本文所指的老滑坡是古老滑坡的通称。 溪洛渡水库属高中山峡谷型水库。库区基岩裸露, 库首段位于宽缓的永盛向斜西翼, 构造简单, 无大的断层切割, 出露地层以玄武岩、石灰岩为主, 岸坡变形破坏相对较弱;库区中段抓抓岩—牛栏江口段普遍出露古生界薄至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 并有元古界碳酸盐岩、千枚岩、板岩等零星分布, 岸坡以斜交倾斜层状结构为主并受南北向的峨边—金阳断裂带和北东向的莲峰断裂带作用, 是库区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发育的库段;库尾段西溪河口—白鹤滩段出露古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类, 断层不发育, 右岸为缓倾的逆向坡, 岸坡稳定性较好, 左岸为缓倾的顺向坡, 有大—特大型顺层老滑坡分布, 岸坡稳定性较差。根据地质调查和相关资料, 库区共发育有滑坡、崩塌等81个, 其中老滑坡61个, 体积15.68亿m3, 占滑坡体总体积的95.26%, 可见老滑坡是溪洛渡库区岸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形式。溪洛渡库区典型岸坡变形体特征见表1。 2 库岸老坡度的原因分析 2.1 岸坡结构破坏 岸坡变形破坏与地层岩性关系密切。通过调查库区典型岸坡滑坡变形情况 (图1) , 得出结论:首先志留系泥页岩是岸坡变形破坏发育的主要岩层;其次为寒武系粉砂岩、钙质泥岩;再次为奥陶系粉砂岩、页岩、灰岩以及第四系堆积体及峨眉山玄武岩组凝灰岩。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泥岩、页岩和粉砂岩等岩层岩性较为软弱, 容易产生压缩变形, 上覆坚硬岩层卸荷拉裂, 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导致岸坡变形失稳。 岸坡变形破坏与岸坡结构密切相关。溪洛渡库区不同岸坡结构的岸坡变形破坏情况见图2。由图2知, 库岸变形破坏主要分布在缓倾顺向和缓倾逆向的岸坡中, 其他结构的岸坡中分布数量较少。缓倾是指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夹角小于15°。在溪洛渡库区, 缓倾薄层和软硬互层的顺向岸坡是滑坡等岸坡变形灾害的易发地段, 如甘田坝、麻地湾、恩子坪等大型、特大型滑坡。缓倾逆向岸坡变形破坏主要是由岸坡岩层下伏的软弱岩层压缩变形导致的, 很多切层滑坡都是发育在缓倾逆向岸坡中, 如干海子滑坡、青杠坪滑坡等。 岸坡变形破坏受断裂构造影响很大。溪洛渡库区内有多条断裂带, 例如在马颈子断裂、莲峰断裂通过的长147km的库段, 库岸变形破坏导致的地质灾害在数量和规模上均高于其他库段。在库区中段抓抓岩—牛栏江段, 马颈子断裂与莲峰断裂沿金沙江河谷展布, 沿断裂发育有河口、付家坪子、大枫湾、花坪子等大型滑坡。其中, 在河口至石盘寨长约20km的库段, 莲峰断裂在金沙江右岸谷坡和谷底通过, 发育有滑坡和变形体14处, 体积约1.8亿m3, 其库岸变形破坏密度和模数分别为0.7个/km和894.44万m3/km, 远高于库区平均值。 2.2 典型库岸变形破坏成因 根据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对库岸老滑坡变形破坏特征的分析, 笔者将溪洛渡库区老滑坡变形破坏的成因机制归纳为滑移—拉裂、滑移—压致拉裂、滑移—弯曲、弯曲—拉裂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