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汉江夜虫属于节肢动物科,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的食草性疾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虫在我国的发生为害区域逐步扩大。目前,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大量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已导致甜菜夜蛾对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商标名:康宽)是美国杜邦公司新近开发出来的高效、安全的二酰胺类杀虫剂,其作用靶标是鱼尼丁受体。研究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呈现对昆虫高效,而对哺乳动物低毒,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特点。对天敌、鸟类与水生生物十分安全。氯虫苯甲酰胺杀虫谱广,对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还能控制鞘翅目象甲科,叶甲科;双翅目潜蝇科;烟粉虱等多种非鳞翅目害虫。目前尚未有田间害虫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报道,但是,随着氯虫苯甲酰胺的广泛应用,其对害虫的选择压力也将随之增大。室内抗性选育的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风险较高,因此,合理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降低其对害虫的选择压力将是延缓甜菜夜蛾抗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大量研究表明,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力和抗药性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笔者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旨在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应用及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人工饲料的饲养
甜菜夜蛾卵系南京农业大学昆虫生理毒理学实验室惠赠,于温控养虫室内孵化,幼虫用人工饲料饲养。成虫羽化后,雌雄成虫两两配对并置于四周贴一层白纸的塑料杯(直径5 cm,高11 cm)中交配产卵,喂以体积分数为10%蜂蜜水。养虫室饲养条件为温度(26±1) ℃,相对湿度(60±10)%,光周期L∶D为14∶10。
1.2 其它试剂
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美国杜邦公司),α-乙酸萘酯(广州齐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化学纯) ,固蓝RR盐(南京生工进口分装),对硝基苯甲醚(p-NA )(瑞士Adamas-beta 公司,分析纯),还原型辅酶Ⅱ(NADPH)(Roche,进口分装),牛血清白蛋白和考马斯亮蓝G250 (上海蓝季科技发展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混毒饲料的筛选、毒力检测
采用饲料混毒法。试验采用清水稀释药剂,取20 mL药液加入至100 g人工饲料中混匀,配制成含氯虫苯甲酰胺系列浓度的混毒人工饲料,并设清水为对照。在每个罐头瓶中加入40 g已配好的混毒饲料,然后接入20头大小一致、饥饿4 h的甜菜夜蛾3龄初期幼虫,每浓度处理60头,重复3次。72 h后检查死亡率,计算毒力回归方程、LC25、LC50值及其置信限。幼虫未发育、虫体严重变小发黑、针刺没有反应或不能协调运动的试虫均视为死亡。
1.4 不同浓度的1-月溶栓饲料及混毒饲料的使用效果
根据毒力回归线求得LC25和LC50,配置相应浓度的混毒饲料(配置方法同1.3),清水作为对照。在罐头瓶中装入40 g混毒饲料,然后接入20头大小一致、饥饿4 h的甜菜夜蛾3龄初期幼虫,每浓度处理60头,重复3次。72 h后将存活幼虫转入无毒的人工饲料上继续饲养。分别在电子天平上称量用药前和用药72 h后的幼虫重量,一日龄蛹重;观察并记录3龄至6龄幼虫的发育历期、蛹期、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指标。
1.5 混毒饲料对1.4次幼虫的毒活性测定
用含LC25、LC50氯虫苯甲酰胺的混毒饲料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方法同1.4),分别于用药处理24,48,72 h后挑取存活试虫用于解毒酶活性测定。
1.5.1 酶源液的制备
取3 头甜菜夜蛾幼虫,加入1 500 μL 0.1 M磷酸缓冲液(pH=7.6)中冰浴匀浆,匀浆液于10 000 g,4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再次在15 000 g,4 ℃离心20 min,最后所得上清液作为酶源液备用。
1.5.2 酶系统显色剂溶液的配制
参照Han等方法。于酶标板加样孔中依次加入200 μL底物(α-乙酸萘酯:8 mM)与显色剂(固蓝RR盐:4 mM)的混合液,50 μL 0.1 M磷酸缓冲液(pH=7.6),最后加入20 μL(酶源液稀释10倍)稀释酶液。迅速置于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每隔30 s记录一次光密度值,共记录20次。
1.5.3 p-na的制备
参照Hansen和Hodgson方法。于酶标板加样孔中依次加入100 μl 2 mM的p-NA(先溶于少量乙醇,再取少量溶于预热的0.1 M pH=7.6磷酸缓冲液)、90 μL酶储备液,在27 ℃下温育2 min,然后加入10 μL 9.6 mM 的NADPH。酶标仪在405 nm波长下,每隔25 s记录一次光密度值,共记录20次。
1.5.4 测定蛋白质含量
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