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氏新小绥螨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巴氏新额尔是优良的防病毒药物之一,由于其短的发育历期、低的自然死亡率、高的产前率和高的扩散能力,已被视为首选的防病毒药物之一。巴氏新小绥螨在欧洲和美国最为普遍,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西、福建、湖南、云南和河北等省市。该螨常栖息于柑桔、番木瓜和黄花蒿等植物上及贮藏物中, 食性较广, 天然猎物有叶螨、粉螨和蓟马等。近年来国内成功研究出巴氏新小绥螨规模化饲养技术, 并将其用于果园柑桔全爪螨的防治。
1 巴氏新小绥花粉模式性别间
巴氏新小绥螨属蜱螨亚纲 (Acari) , 寄螨目 (Paratiformes) , 革螨亚目 (Gamasida) 、植绥螨科 (Phytoseiidae) , 小新绥螨属 (Neoseiulus) 。自1948年被定名以来, 其学名和分类地位经历了几次变化, 曾使用过以下学名: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 Typhlodromus barkeri Nesbitt, Amblyseius barkeri Athias-Henriot, Amblyseius (Amblyseius) barkeri, Amblyseius barkeri (Hughes), Amblyseius mckenziei Schuster et Pritchard。国外文献引用本种常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 同时也用Amblyseius mckenziei Schuster et Pritchard。Ragusa等在1983年的研究和Chant等在2003年的研究都认为二者系同物异名。目前, 巴氏新小绥螨模式标本收藏于英国。
巴氏新小绥螨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 截止到2004年, 英国、中国、法国、斯里兰卡、日本、美国、荷兰、泰国、阿尔及利亚和以色列等均有报道分布。
2 生物学特征
巴氏新小绥螨存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5个发育阶段, 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因食物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1 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
温度、湿度和光照是影响巴氏新小绥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重要因素。Bonde研究发现, 巴氏新小绥螨在25℃、相对湿度75%~95%的实验室条件下, 取食烟蓟马, 卵、幼螨和若螨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2.2、0.8和3.2天, 死亡率分别为1.0%、1.0%和3.1%;产卵前期、产卵期和产卵后期分别为2.1、20.3和1.3天。夏斌等报道, 巴氏新小绥螨在相对湿度85%条件下, 取食椭圆食粉螨, 16、20、24、28和32℃条件下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17.51、11.66、7.86、5.82和4.98天;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7和111.1℃;产卵前期、产卵后期以及雌虫寿命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24℃产卵期最高为20.4天;交配过的雌虫在20、24、28和32℃的产卵量分别为0.7、1.5、1.6和1.5粒/天, 16℃不产卵;28℃时的繁殖力 (30.9粒/每雌) 和内禀增长率 (rm=0.166) 均最高。王珂等研究巴氏新小绥螨以椭圆食粉螨为猎物, 在相对湿度75%时, 16~28℃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世代历期为14.99~5.53天, 但在30~35℃范围内世代历期随温度升高稍有延长。Shahriar等报道, 巴氏新小绥螨取食二斑叶螨, 相对湿度 (65±5) %, 光周期为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 15、20、25、27、30、35和37℃条件下雌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6.59、14.43、6.32、5.64、4.59、3.98和4.67天, 15~35℃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37℃时有所下降。温度对巴氏新小绥螨寿命有明显的影响, 在16~32℃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成螨寿命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16℃时寿命为48.10天, 32℃时寿命仅为20.52天。巴氏新小绥螨在16℃时不产卵, 可能进入了生殖滞育状态。
2.2 巴氏新小绥花粉的食性
巴氏新小绥螨的天然食物有叶螨、粉螨和蓟马等, 在缺乏猎物时还可取食花粉, 常栖息在番木瓜、水稻、杧果和黄花蒿等植物上, 亦出现于室内及贮藏食品上。正由于巴氏新小绥螨具有广泛的捕食范围, 因此许多天敌工作者致力于巴氏新小绥螨的应用研究, 并在防治温室作物害虫———蓟马上取得了成功。
不同的食物条件下, 巴氏新小绥螨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生殖力差异很大。同在25℃室内饲养, 以腐食酪螨为食的巴氏新小绥螨卵期为1.8天, 幼螨期为0.7天, 若螨期为4.3天, 总未成熟期为6.8天, 以刺足根螨为食则无法发育到成螨。以二斑叶螨为猎物, 巴氏新小绥螨的产卵量和捕食量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二斑叶螨数量增加到40头时, 产卵量和捕食量分别为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