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音乐——多元盛唐音乐的滥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观音乐——多元盛唐音乐的滥觞 李世民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和手下的大臣们顺时而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而进行了全而的改革和整顿,奠定了唐朝的立国规模,这种社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后人所推崇的“盛唐气象”。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在治理国家上,除了具备历史上的英明帝王共有的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在大多数明主身上找不到,即对音乐美学深厚的理解力和开放的文艺政策。 接纳民间乐舞 李世民采纳民间乐舞创制了宫廷大舞——《破阵乐》。《破阵乐》原为军中乐舞,又名《秦王破阵乐》。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征战四方,民间就开始流传《秦王破阵乐》。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将刘武周,解唐之危,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当时军中便有以旧曲填新词的方式欢庆胜利,由此产生了《秦王破阵乐》的最早曲调。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即位后,遍诏魏微等大臣增撰歌词7首,亲自制订了《秦王破阵乐》的舞图,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他还让吕才协调音律,令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徵等大臣填写歌辞。之后李世民命吕才根据自己所制舞图,教演120位乐人,身穿铠甲,手执武器,互相或快或慢地搏击。演员们还要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观众看着《秦王破阵乐》抑扬蹈厉,也都跟着扼腕踊跃,凛然震竦。该乐舞表演最大规模是用马队两千人,列队入场,此乐舞之威仪,可见一斑。将如此辉煌庞大的军乐舞蹈钦定为国宴或外交活动中使用,李世民有著两方面的用意:其一是自身喜爱,其二是借乐舞威仪树大唐国威、本人霸气,威慑四方。 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秦王破阵乐》闻名西域、印度,东传日本,日本至今保留着该曲舞蹈面具及曲谱,可见其影响之广泛及深远。这就不得不提到贞观时期的音乐交流。 重视异国音乐交流 除向外传播音乐外,李世民也接纳很多外来音乐。在音乐文化的交流上,李世民以“作先王乐者,贵能包而用之,纳四夷之乐者,美德广之所及也”的宽广胸怀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彼此交流的文化政策,形成了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繁荣文化圈。唐代的中国各民族,在音乐上,既善于彼此交流和吸收外来文化,又善于结合当前的生活和艺术要求,进行自己的创作。 音乐交流既是文化的交流,也是政治立威的手段。贞观时期,西域国家进献了一名胡人。这个胡人擅长弹琵琶,他的琵琶是唐朝琵琶的好几倍。李世民非常不喜欢外国人赢给中原人,就请客吃饭,趁胡人弹琵琶时,李世民派罗黑黑在帘子后面听着,待胡弹好一遍,罗黑黑就悄悄把这个曲子学会了。李世民对胡人说,“你弹的曲子我们的宫女也会弹”。于是李世民命人也取了一个大琵琶,让罗黑黑坐在帘子前弹奏。果然,罗黑黑演奏得非常完美,甚至没有丢掉一个音符。胡人非常惊讶。回国以后把这件事学给周边国家听,西域小国有数十国来降。一首琵琶曲招降数十国,这给李世民为扩大自己的疆域立下了极大的功劳。为此,艺人罗黑黑因善弹琵琶官进爵,当时因善琵琶而授官位“音声博士”的艺人还有白明达、王长通等人。李世民可以打破陈规旧习,不拘一格的使用、奖赏各族音乐家,可见他对异域音乐的喜爱和接纳。 李世民的开放政策使大量的外族音乐和乐器传入长安,唐代文化的兴盛建立在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长期的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孕育、成长在贞观时代。 对亡国之音不以为然 早在卫灵公时期便有亡国之音。一天卫灵公在去晋国的路上,路过濮水,下马扎帐篷睡觉。夜里听见有人弹琴,他坐起来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曲子”,身边人都摇头称不知道。卫灵公把师涓叫来,说“你听外面那人弹的什么,我没听过。你好好学学,给我也弹弹”。师涓说“好的”。于是坐下来把外面琴声的谱子记下来,对卫灵公说,“我回去练一练明天给您弹”。第二天晋平公和卫灵公一起吃饭,卫灵公说,“我的乐人最近学了首新曲子,弹给您听听”。晋平公说,“好啊”。师涓弹了一半,师旷赶紧跑过来把琴捂住,说“这是亡国之音,千万别再弹了”,晋平公说“何出此言”,师旷说“这是师延创作的曲子,是纣王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时师延东逃,到濮水就投河自尽了。所以听到这个曲子一定在濮水边,谁先听到谁亡国,请不要弹了”。 魏征说,“古人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也就是说快乐在于人心的踏实平和,跟音乐调子是什么情绪没关”,李世民认为魏征说得很对。 李世民对亡国之音撇去传统成见,体现了他作为大国领袖的自信,只要他国家治理的好,几首靡靡之音不会亡国。但李世民也懂得雅音的重要性,他说过,“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史学家范文澜曾说,在文治与武功方面,唐太宗是一位“空前成功的皇帝”。正是他以分外开放的政策,以强大的国力、财力为依托,远以效仿周代的礼乐制度,近以吸收各民族音乐的精华,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