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法治疗内科杂病验案1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解法治疗内科杂病验案1则 内科疾病复杂,病理复杂,症状多样。在治疗方面,即使对各方都不能满意,治疗效果也不能让人们满意。先父探索医理之精深处, 经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 获得丰富经验。注重“天人合一”理论, 强调辨阴识阳, 应用“扶正祛邪, 安内攘外”之“和解法”。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疾苦。本文试述学术思想如下。 1 学术倡导 1.1 注意自然的本质 本《内经》所述及长期临床治疗体会, 自然界之气候与疾病发生、变化密切相关。人体的养生及治疗均应结合自然界的气候来调整, 事半功倍。 1.2 强调诊断和治疗,必须区分阴阳 病有多种, 但必须首先辨清阴阳。如小儿发热多见于外感及内积有热, 如辨清原因, 施方用药, 则效如桴鼓。 1.3 正氧养成功效 和解法是治疗内科杂证重要的治疗法则, 具有扶正祛邪、安内攘外之功效。因此不仅是和解少阳, 治疗肝胆疾患, 凡调整机体抗病能力, 以达除邪目的之任何治疗, 皆应以“和解法”为治疗基础。 1.4 气机失衡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关键 天有六淫, 人有七情, 而七情中气为百病之长。气机不畅, 脏腑失常则致病, 调整气机使之通达是治疗的重要因素 2 治疗实例 2.1 小风湿、热,结色热,案4年4月生“三仁汤”宣传经低血气案 张某, 男, 41岁。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半月前汗出当风, 即感发热, 体温:38.9℃, 服解热止痛药物, 2 d后高热见退, 仍有低热, 病情缠绵不已, 午后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咽干口渴而欲饮, 胁肋胀满, 身困无力, 干呕厌食, 便溏, 日行3次, 粘腻不爽, 溲短而黄, 舌尖边红, 苔黄腻, 脉弦滑数。 处方:黄芩10 g, 柴胡15 g, 青蒿7 g, 姜半夏10 g, 枳实10 g, 竹茹10 g, 白豆蔻10 g, 杏仁10 g, 厚朴15 g, 薏苡仁25 g, 赤茯苓10 g, 黄连10 g, 木香7 g, 淡竹叶7 g, 灯芯草7 g, 碧玉散10 g, 水煎300 mL, 2次/d, 温服。 本案初起表证未解, 传经少阳, 少阳枢机不利, 湿热蕴结, 以蒿芩清胆汤加柴胡, 清泄胆热, 利湿化痰;三仁汤宣畅气机, 宣上、畅中、泻下, 从而湿去热除。此方加减, 服用6剂, 热退病愈。 2.2 小柴胡汤治病 李某, 男, 22岁。 主诉及病史:1个月前, 与家人吵架, 怒时进食, 后感觉胃脘部痛连胁肋, 连日不解, 噫气频出, 口苦咽干, 呕恶欲吐, 纳呆, 舌红苔白腻, 脉弦滑。 处方:太子参10 g, 柴胡10 g, 半夏10 g, 黄芩10 g, 焦三仙30 g, 茯苓10 g, 陈皮10 g, 连翘15 g, 炒莱菔子30, 川楝子7, 甘草6, 生姜3片, 大枣4枚。水煎30 min, 300 mL, 2次/d, 温服。 此案为情志所伤, 肝胆疏泄不利, 横逆犯胃, 怒时进食, 食谷不化, 停滞于胃, 致胃脘痛, 应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疏利肝胆, 保和丸消食和胃。服3剂而病愈。 2.3 核桃仁、严格、香,属于1个月内、两种植物品种,且又作10g的药物,从一定时间上看,各有上的植物生长草,草地菇虫、地鳖虫、天麻 王某, 男, 21岁。 主诉及病史:患者1周前, 暴怒后胁下刺痛难忍, 拒按, 烦躁易怒, 舌暗紫苔白, 脉弦紧有力。 处方:柴胡12 g, 黄芩10 g, 清半夏10 g, 太子参10 g, 桃仁、红花各15 g, 当归15 g, 川芎7 g, 赤芍10 g, 枳壳10 g, 延胡索10 g, 川楝子7 g, 地鳖虫10 g, 甘草5 g, 生姜3片, 大枣3枚, 香附10 g, 乌药10 g。 此案由暴怒伤肝, 肝气郁滞, 疏泄不利, 气滞导致血瘀, 瘀血阻滞少阳经脉, 脉络不通, 而致胁痛。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膈下逐瘀汤活血化瘀, 疏通经脉, 气畅血行, 疼痛自愈。连服10剂本方加减, 疾病告愈。 2.4 风郁化火,上扰神而致火 李某, 女, 31岁, 未婚。 主诉及病史:患者经期大怒, 每日彻夜不眠, 心悸烦躁, 胸闷胁胀, 经血不行, 时感午后往来寒热, 舌红苔白, 脉弦细数。 处方:当归15 g, 赤芍、白芍各10 g, 炒白术10 g, 柴胡10 g, 茯神10 g, 薄荷7 g, 牡丹皮15 g, 栀子10 g, 生龙齿30 g, 鳖甲15 g, 地骨皮15 g, 丹参15 g。 此案为暴怒伤肝, 气郁化火, 火性炎上, 上扰心神而致。用丹栀逍遥散舒肝理气, 清热和胃, 10剂而愈, 月经按时来潮。 2.5 阴风热上扰心功能组方 肖某, 男, 54岁。 主诉及病史:患者素日恣食肥甘厚味, 饮酒无度。因其爱人患病多年, 心情郁闷, 加之工作劳累, 渐见睡眠不安多梦, 头晕目眩, 烦躁不宁, 胸闷痰多, 纳呆, 便干溲黄, 舌红苔黄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