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奇墓志铭新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自奇墓志铭新考 2007年7月8日,在唐村纪念碑广场上发表了作者的新书《两块古碑新发现》。全国各大网站、许多新闻报刊都予以转载。然就李自奇墓碑的“皇明”与“大清”问题、“宗师”问题、“歷”“曆”二字问题等有不同意见, 在此, 笔者仅就相关问题与诸位进行探讨, 以求指正。 一、 为什么会有“大清”和“皇清”? 李自奇墓碑碑文是“皇明庠生李自奇”, 落款为“大清康熙”某年、月、日。有研究者认为将“大清”与“皇明”同刻一石, 这有违常理, 犯了清王朝的忌讳, 有陷入文字狱之嫌。 笔者认为, 碑文中将朝代皆用尊称、全称, 是我国人民热爱自己国家的光荣传统。因此, 在各种文体的行文中, 常常在国号前加一个修饰语“大”字。如大秦、大汉、大周、大隋、大唐、大宋、大明、大清等。这个称呼, 见之于碑碣的也比较多。如, 原先屹立于博爱县金伞山的汉代东方朔所书的《金伞山万寿观自然先生赞》就落款为“大汉乙卯岁八月一日安昌县令刘德辛立石”。唐村现存的北魏《千载寺僧惠和尚造像记》的落款为“大魏武定三年”。《东魏武德于府君义桥石像碑》的落款为“大魏武定七年”。 秦王嬴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自己称为始皇帝的国君。到了唐王朝以后, 为了强调皇权, 多将国号修饰为皇唐、皇宋、皇元、皇明、皇清等。将国号饰以“皇”的碑碣, 以笔者手头的资料有案可稽的有现存少林寺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皇元少林大宗师裕公宗师道行碑》等。 “皇明”的称呼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最早的有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 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戒, 初名《祖训录》, 始纂于洪武2年﹐洪武6年书成﹐朱元璋为之作序, 命礼部刊印成书。洪武9年又加修订。洪武28年重定, 更名为《皇明祖训》。明洪武7年明太祖朱元璋还命编辑《皇明宝训》凡5卷40类。之后“皇明”的称谓一直沿袭下来, 所以李自奇墓碑称“皇明”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 为什么不将“大清”也称为“皇清”呢?称为“大清”是不是含有贬义? 首先, 我们必须明白, “大清”是清朝的正式国号。1635年, 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 (女真) , 定族名为“满洲”, 改“大金”国号为“大清”, 称帝, 正式建立清朝, 改元崇德。《清史稿·太宗本纪二》曾记载:“崇德元年夏四月乙酉, 祭告天地, 行受尊号礼, 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清, 改元崇德, 群臣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 受朝贺。始定祀天太牢用熟荐, 遣官以建太庙追尊列祖祭告山陵。”这说明“大清”是清朝正式的国号。“大清”是清王朝的全称、官称, 这个称呼贯穿了整个清王朝统治的始终。如顺治2年始修的《大清律例》, 顺治3年修的《大清律》, 康熙25年始修的《大清一统志》, 康熙、乾隆、嘉庆、光绪4朝4次重修的《大清会典》等。雍正皇帝的《大义觉迷录》用“大清”的称呼是清皇室行文中用“大清”最多的典籍。其次, “皇清”称谓的使用, 最早见于清乾隆16年始修的《皇清职贡图》, 之后又有了乾隆37年始修的《皇清文颖》、乾隆39年始修的《皇清开国方略》等。 所以康熙28年修撰的李自奇墓碑, 用“大清”和“皇明”的称谓是符合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明王朝和清王朝的称呼的。 说起清朝的文字狱, 很多朋友以为清朝到处都有文字狱, 其实并不尽然。从文字狱盛行的年代上看, 学者的共同认识是清乾隆朝最为盛行。从起始的年代上看, 清朝最早的文字狱是在康熙朝的康熙30年之后。从文字与发生的对象看, 清朝的文字狱主要发生在高级知识分子中间, 在民间下层并没有文字狱一说。从形成文字狱的内容上看, 这些文字狱都涉及了清王朝统治的根本问题。清王朝的统治者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很多人对他们能否统治这个泱泱大国表示怀疑。所以, 清王朝统治者对这个问题比较敏感, 一经发现, 往往严惩不殆。清朝历史上发生的文字狱, 大都与这个问题有联系。李自奇墓碑刊刻时, 清朝还没有文字狱一说, 我们不能想当然去推断或假设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的存在。 从清王朝与明王朝的关系看, 清王朝所要推翻的是明王朝的统治, 他们要夺取的是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而不是明王朝的称呼和历史时代。一个王朝的称呼和历史时代是已经发生的历史存在, 是任何人也不能消灭的。朝代更替不仅是朝代名称的更替, 更是统治权力的更替。将朝代称为皇朝是帝制国家的惯例, 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看待清王朝的统治者, 不能想当然地编造出清王朝文字狱的种种理由。 李自奇出生于明末, 逝世于清初, 是一个处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人物, 他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 必然避不开明、清两个朝代的烙印。刊刻时间早于李自奇墓碑的修武县《创修关圣庙碑》的碑刻, 则更有时代意义, 它的落款依次并刻着3个年号“大明崇祯拾柒年, 大顺永昌元年, 大清顺治元年”。这通碑是记载有李自成建立大顺朝年号的最早的碑文。这通碑的时代特征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