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石龙区艳伟学校 郭玲
教学目标:
1、细读感悟红军走过的“万水千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材地位:
《七律·长征》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是毛泽东的原作,又是主题单元开篇之作,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教会学生理解作品,二是让学生借这一扇窗口感受伟人的风采。
设计意图:
由于长征发生年代距离小学生较远,学生阅历肤浅,他们对红军当年的艰苦未必会有深刻体会,但同时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也表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大部分处于由具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尾声阶段,已经逐步形成各种概念,因此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影像资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深入体会长征的艰难,于本诗的学习中还原当年长征的情景,学生就不难理解红军长征途中体现出大无畏、豪迈乐观的长征精神。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1.简介“七律”。
2.简介长征。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师介绍:如果把这条路线拉直,相当于跨过了半个地球啊!
二、初读感知
1.这样的长征在毛泽东眼里又是什么样子呢?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通顺。
2.诗是有节奏的,读出诗的节奏感。
三、细读品悟,感受精神。
(一)体会红军走过的“千山”
1.这首诗毛泽东仅用了56个字就写尽了漫漫长征路,长征中经历了这么多山山水水,这首诗选取了哪些山水,请从诗中找出来。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首诗中的山山水水。
2.毛泽东眼中的五岭、乌蒙山是什么样子的?默读,画出不懂的地方。
3.文中有两个词比较特别“逶迤”“磅礴”,不光偏旁有特点、读起来还有味道呢。
4.指名黑板演示画出。
5.通过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五岭?什么样的乌蒙山?
6.这些山在毛泽东眼里像什么?
毛泽东为什么把这两座山想象成小泥丸、小浪花?李白曾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把瀑布想象成九天银河,把瀑布夸大,是为了突出瀑布的壮美。毛主席把这些山写得这么小,又是为了赞美什么呢?(板书:只等闲)
李白把小的夸大,这是李白的浪漫。毛主席把这么大的写的这么小,这是革命家的浪漫,也是革命家藐视困难的情怀,体会这种情怀。
(二)体会红军走过的“万水”
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是长征途中两个经典的故事。
1.金沙江南岸,崇山峻岭中,敌人打起了如意算盘,想把红军消灭在深山峡谷中,毛主席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敌人引到深山里转圈,红军战士趁机过江,等到敌人追到江边,红军战士早已跑的无影无踪。回顾这段历史,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暖洋洋,愉快,喜悦)是呀,这是喜悦之暖。这个“暖”字,是红军不费一枪一弹,不伤一兵一卒取得胜利的喜悦。
2.可是为什么过大渡河的时候,诗人要用一个“寒”字呢?
(1)来看一看图片。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充满胜利的喜悦,那飞夺泸定桥就是一场血与火的考验。13根光秃秃的铁索,22位勇士为了打通这条生命之道,硬是冲到了对岸。你们觉着这个“寒”从何而来?结合我们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谈谈你的感受。师小结:这是“悲壮”之寒。
(2)师:当后面的大部队走过泸定桥时,弥漫的销烟还没有散去,铁索上还流着这些永士们的鲜血,所以说,飞夺泸定桥的胜利,万里长征的胜利,是我们的红军战士用一条条生命铺就的道路,所以主席这样写,引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3、两场战争、两种心情。一个喜悦、一个悲壮;一个智慧、一个勇敢;一个暖、一个寒。无论环境怎样恶劣,在红军面前也只是“只等闲”。
男女生分读:读出一寒一暖背后的温度。
(三)感悟喜悦
1935.10,当红军翻越千里雪山,长征即将胜利的时候,每一位战士脸上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回首这一年来的长征历程,毛主席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看一段视频。
四、创境悟情,朗诵全诗。
1、第一遍:填空式背诵
师:《七律·长征》,短短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短短56个字,饱含着中国工农红军的万般豪情。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将二万五千里长征浓缩为短短的56个字,如此大气磅礴,让我们领略了主席那伟人的风采!现在,请大家将文字封存于记忆,让我们一齐来背诵这首诗。
2、第二遍:看图,全诗背诵。
师:同学们,长征已经过去了80年,那段红色的历史可能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牢记那段历史。因为——PPT出示:长征,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引读)
师:让我们将“长征精神”继承下去:学海无边,任重道远!不断前进,永不止步!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必做:背诵默写课文。
选做:(1)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
(2)毛泽东诗词选读。
板书设计:
逶迤 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