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下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知识点总结
一、文化常识
1、作家作品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2、章回体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 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宋元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篇幅较大,为讲述方便,实行分卷分目,每节标明题目、顺序,这是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作回目,概括这一段落的基本内容。《三国演义》便是典型的章回小说。明清至近代,中国的中长篇小说普遍采用章回体的形式。现当代的一些通俗小说也仍在沿用此种形式。
3、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多面、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圆形人物性格是会变化的,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发展,时间的流动,人物的性格会一起发生变化。
扁平人物也被称为类型化人物或漫画式人物。扁平人物是单面的,人物性格会单一些,作者在刻画的时候是为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其他的性格基本不会呈现。
“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他们对于小说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圆形人物更加真实、立体、丰满——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扁平人物更加简单、抽象、典型——寄寓我们某种被放大了的情感。
4、小说双线索结构
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有的作品中有两条线索;或明线暗线交织,或虚线实线并进,构思巧妙。
如,鲁迅小说《药》,有明、暗两条线索。开小茶馆的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痨病和儿子病死是明线(正面描写),革命者夏瑜因革命而惨遭杀害是暗线(侧面描写)。法国作家都德的《柏林之围》则有虚、实两条线索。一方面是普鲁士军队步步进迫巴黎直至攻陷巴黎,这是客观现实,是实线;另一方面则是小孙女和韦医生不断编造的法军节节胜利并将包围柏林的假捷报,它存在于主人公儒夫上校虚幻的想象之中,是虚线。5、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①正面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②侧面描写。a.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b.物象衬托;c.环境烘托;d.情节的发展转变;e.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性语言③细节描写。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要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包括动作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外貌细节、环境细节等。二、文本知识点
1、双线索结构
本篇采用了双线索结构模式。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交织进行。
明线是林冲遇小二,带刀寻仇,赴草料场,读者观之如在目前;暗线是陆谦来到沧州,贿赂管营、差拨,设计火烧草料场,谋害林冲,隐迹藏形,暗流涌动。
两条线索通过茶酒店、点试厅、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由连接到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
2、林冲的人物形象特点
林冲是一个典型的受封建思想洗脑的人。
他武艺高强、尽职尽责。既有救贫济弱的侠义气概,又有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面对凌辱陷害,林冲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在被逼无奈之下,他最终选择愤然反抗,手刃仇敌,走上了反抗之路。
林冲的性格有由“忍”到“狠”的转变。(圆形人物)
3、三次风雪描写的作用
①情节上,是情节发展的动因。正是由于漫天风雪,才有了林冲沽酒驱寒、草屋压塌难眠、投诉山神庙却遇仇敌等情节。
②环境上,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将受尽屈辱与迫害的林冲置于漫天风雪之中,烘托出苍凉悲壮的情形。
③风雪本身有极强的隐喻和象征意义。风更大雪更猛暗示矛盾冲突的加剧和决战时刻的到来,林冲将迎来生死攸关的一刻。
4、两次偷听的作用
第一次偷听,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注意;②推动情节发展。
第二次偷听,①解开谜底;②把情节推向高潮。
5、三个道具的作用
①花枪,映衬出林冲的英雄气概,代表了他的反抗精神。
②酒葫芦,衬托出林冲的“罪囚”身份,代表了他的隐忍和苟安。
③大石头,a.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b.为林冲察知真相和英勇出击提供条件。
6、两次“紧”写雪的作用
①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金圣叹)
②语言上,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进一步表明天气恶劣。
③环境上,风大雪猛的环境暗示形势紧张,林冲的处境越发危险但他全然不知。
④表达效果上,使读者随着雪下的紧而感到紧张,不禁替人物捏一把汗,耐人寻味。
7、火的作用
①情节上,前后相应,别具匠心,“妙绝”(金圣叹)。
②推动情节发展。通过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沁园春·长沙》课件34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师说》课件37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蜀道难》课件29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3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3.1《百合花》课件49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6.2《五石之瓠》课件27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10.《苏武传》课件42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16-2《六国论》课件34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pptx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最近下载
- 教案:ABB[a]-J-8ABB机器人高级编程.docx VIP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pptx
- 优秀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pptx VIP
- JGJT117-2019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1年5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初三调研(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PDF】2022 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pdf VIP
- 电机基础知识入门 [(日)井出万盛 著] 2012年_部分10.pdf VIP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共27张PPT)讲解.ppt VIP
-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docx VIP
- 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实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