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苗池培育池添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对水质的净化效应.docxVIP

大菱苗池培育池添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对水质的净化效应.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菱苗池培育池添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对水质的净化效应 自1992年在中国引入以来,这种优质奇螳螂花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育种品种。2007年,水产养殖规模超过500万公里,产水量超过5000万吨,产值超过45亿元。大菱鲆的苗种繁育自1999年取得突破以来,技术日臻完善,目前年生产能力超过1亿尾。中国的大菱鲆养殖模式以“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开放式工厂化为主,应用比例约占80%以上(雷霁霖等 2006)。在大菱鲆苗种生产过程中,营养调控和保持水质稳定是提高仔鱼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氨氮和亚硝酸盐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有负面影响(彭自然等 2004,徐 勇等 2006,王 娟等 2007);因此,降低或控制这些代谢废物的浓度,改善和调节水质,就成为保证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hick是海水鱼类苗种繁育过程中的常用藻类。小球藻与其他藻类相比不但具有生长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容易培养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其不饱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比较高,能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因此,在海水鱼类育苗中,普遍把小球藻作为仔鱼开口饵料——轮虫以及卤虫无节幼体的营养强化剂,而它对水质的调节作用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水环境中一种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能生长。类球红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也叫红假单胞菌,是水产养殖和苗种培育中常用的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以光为能源,利用有机物、硫化氢、氨等作为供氢体而进行光合作用。光合细菌营养非常丰富,不仅粗蛋白、氨基酸含量高,而且富含各种B族维生素、辅酶Q、叶酸、生物素及其他未知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还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且营养成分较全的细菌,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农作物的生物肥料(沈锦玉 2004)。近年来,光合细菌作为水质改良剂在对虾苗种培育(王志敏等 1992,张道南等 1988)、贝类苗种生产(薛超波等 2004)和海参育苗(王立超等 2005)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董闻琦等 2003)。 本实验研究了大菱鲆育苗中单独或同时填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对育苗池水质的调节作用,通过测定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分析了二者调节水质的机理。本实验的结果是对鲆鲽类及其他海水鱼类育苗技术体系的充实;尤其是对于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和育苗条件下水质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光绪年间 1.1.1 来源 实验所用类球红光合细菌HZPSB菌种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 1.1.2 营养盐的配方 乙酸钠5g/L,磷酸二氢钾0.6g/L,磷酸氢二钾0.4g/L,酵母膏0.1g/L。 1.1.3 培养接种菌种 海水经煮沸消毒后按上述比例加入营养盐,再按1∶3的比例接种菌种。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为20 000 lx。密闭培养,定时摇瓶以使各部位受光均匀。当细菌密度达到1×109cell/ml时即可进行扩种。 1.2 小球藻的生长 (1) 藻类的来源 实验藻种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生态室藻种库。 (2) 营养盐的配方 尿素0.02g/L,硫酸胺0.06g/L,磷酸二氢钾0.01g/L,柠檬酸铁胺0.001g/L。 (3) 藻种的消毒处理 一级培养在玻璃瓶中进行,海水用煮沸法消毒,按1∶5的比例接种藻种。二级培养在水泥池中进行,海水用100×10-6的次氯酸钠消毒,再用硫代硫酸钠中和,按1∶10的比例接种。培养温度16~20℃,光照强度10 000lx左右。 1.3 实验方法 1.3.1 苗池的预处理 实验在山东省莱州市日通水产养殖场大菱鲆育苗车间进行。育苗池为15m3的圆形水泥池,池深1m,共9个。育苗使用海水经过沉淀、砂滤和紫外线消毒处理。海水的理化指标为:盐度31,pH 7.8,氨氮浓度0.32 mg/L,硫化氢浓度0.01mg/L,悬浮颗粒浓度15mg/L。育苗室光照控制在3 000lx左右,光照时间18h/d。实验期间苗池连续微量充气,使溶氧保持6mg/L以上;育苗水温18℃。实验进行期间不换水,静水培养。 1.3.2 实验装置和步骤 将9个实验池分为3组,其中1~3号池为对照,在实验过程中不添加光合细菌和小球藻;4~6号池只加入小球藻;7~9号池同时加入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在仔鱼开口前一天,将1~9号育苗池加满过滤和消毒处理过的新鲜海水。同时,向4~9号育苗池内加入小球藻,使水中藻细胞浓度达到1.0×106cell/ml;另外,在7~9号3个培育池中按1.0×104cell/ml加入光合细菌。将尚未开口的仔鱼移入苗池,布苗密度为8 000尾/m3。1~3号育苗池为对照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