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杉木河流域喀斯特峡谷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岩石作为土地形态发育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分析各种土地形态的成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54年,英国学者b.bulla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岩石结构在土地形态发育中的作用。简赵英认为,即使是同一座岩石的不同组件和结构,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别是在碳酸盐岩地区,溶解效应是主要的造形观念,因此,岩性对地形的发育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中国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科斯特地型复杂多样。焦林采用统计方法,从量上揭示流域地形与岩性的关系规律。1983年,任冠武等人提出了将方解石、白云石、钙和镁作为碳酸盐岩质量比的比较标准,并指出了以下事实。白云岩比硅质岩容易风化,硅质岩比粘土岩容易风化。不同分数的不同地形形状也是明显的。
喀斯特峡谷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 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水力资源, 成为喀斯特地区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 J. N. Jennings曾对喀斯特峡谷成因做了详细的描述, 在此基础之上, 杨明德从岩溶峡谷地貌结构、 水系演变以及作用机理, 对贵州喀斯特峡谷的成因、 发育及演化模式做了系统性分析, 将喀斯特峡谷分为单循环谷(包括喀斯特峡谷、 喀斯特嶂谷和喀斯特箱形谷)和双循环谷(包括峡谷套嶂谷和峡谷套箱形谷), 指出侵蚀、 溶蚀及崩塌作用共同塑造了喀斯特峡谷形态. 肖鸿林等人以猫跳河与六冲河为例, 从水文地貌物理场观点出发, 分析并选取了与喀斯特峡谷形态密切相关的各项因子, 建立了喀斯特峡谷的地貌数学模型, 指出岩石软硬程度对喀斯特峡谷的形态类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有关喀斯特峡谷形态成因的研究, 较多地考虑了水文地貌物理场, 虽然共同认为侵蚀、 溶蚀及崩塌作用是喀斯特峡谷形态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但是并没有深究引起侵蚀、 溶蚀及崩塌作用的根本原因, 即便是有所涉及, 也只是简单将其归咎于岩石的物理学特征, 并没有考虑岩石化学成分特征. 事实上, 其它因素一致的前提下, 岩石化学成分对喀斯特侵蚀、 溶蚀等作用起着不可否认的影响.
本文以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为例, 在分析研究区不同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喀斯特峡谷形态基础之上, 揭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喀斯特峡谷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弥补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喀斯特峡谷形态成因分析方面的空白, 同时也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世界遗产提名地贵州施秉喀斯特地貌演化研究奠定基础.
1 研究区地貌
研究区位于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世界遗产提名地贵州施秉县(图1), 该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6 ℃, 年平均降水量1 220 mm; 处于贵州中部山地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上,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平均海拔526 m,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 多呈北东、 北北东走向, 处于河流切割的亚热带喀斯特高原边缘, 研究区总面积约2.830×108m2.
研究区内杉木河属舞阳河支流, 长江水系, 发源于马溪乡茶园村, 河道长71 km, 落差640 m, 比降0.009, 为喀斯特峡谷发育区; 多年平均流量4.2 m3/s, 流域内各支流呈枝状分布, 主要支流有塘头河、 山洞河、 杨家河、 黄洲河等.
研究区域内沉积岩厚度达2 520 m, 基本为寒武系(图1), 包括少部分震旦系. 其中喀斯特发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杷榔组第二段(∈1p1)、 清虚洞组(∈1q)、 高台组(∈2g)、 炉山组(∈3l). 大桥乡翁哨近东至西向断裂旁侧的断坳盆地中, 出露中生界第三系上统岩层, 并以其出露地命名为翁哨组, 喀斯特强烈发育, 形态以管道式为主, 含水性极不均一, 富含裂隙溶洞水.
2 岩石样品预处理
本研究组2010年先后两次到研究区进行样品采集(图1): 第一次集中在提名地西北部 (A区) 施秉县石桥附近, 这里地层岩性变化大, 分布炉山组、 牛蹄塘组、 清虚洞组、 杷榔组、 高台组; 第二次在提名地杉木河中下游及云台山风景片区(B区), 这里峡谷两侧多崩塌发育, 各种岩层穿插出露, 分布复杂, 沿河流依次分布有高台组、 杷榔组、 清虚洞组的地层(表1).
将岩石样品放在玛瑙研钵中磨细, 过500目筛子, 后称取50 mg左右(精确度0.1 mg)放入50 mL的烧杯中, 加配制好的2N硝酸15 mL溶解, 约半个小时, 待充分反应, 转移反应液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 然后倒入样品瓶中(约50 mL). 送处理好的样品到西南大学地球与同位素实验室, 利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Optima2100DV全谱直读型ICP-OES进行主要元素Ca2+,Mg2+,Fe3+,Al3+,Mn4+测定. 对每个元素分别建立标准曲线, 各样品的元素浓度由标准曲线算出, 由此, 测定上述金属离子检出限均优于0.01 mg/L.
3 结果分析
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融合.pptx VIP
- 汽车热管理管路深度报告:新能源管路空间大幅提升,塑料应用高速增长.docx VIP
- 01.2021U9Cloud多组织入门培训-基础设置.pptx VIP
- 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央国企AI+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年疾控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道家打坐的正确方法.doc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2024)人音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智能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docx VIP
- 2024年贵州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