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学习和创作.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艺术学习和创作 我想我的老师可以污染先生。 先生竟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我的悲痛和思念难以言表。 12月5日中午,我赶到先生家中时,见师母痛苦地倚在沙发上悲泣。她哽咽着对我说了声:“你的老师不在了……”,我心里一阵紧缩,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就在前几天,就在先生这间画室兼客厅里,我们几个学生团团围坐在先生身边促膝交谈。先生看上去气色很好,童颜鹤发,慈祥而喜悦。他每见到我们这些学生,总是很高兴。万万没想到,那一次竟是师生最后的诀别! 我怔怔地望着先生坐过的地方,心中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我从此失去了最敬爱的老师。我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恶梦啊! 三十年来,一种感情一直在我心中深藏着,那是对先生的挚敬挚爱和深深地感激之情。今天才真正明白这感情的份量。 漫长的三十年当中,一切都可能淡忘,唯独先生的教诲,却像晴空中闪烁的星辰,不会泯灭。 三十年前,我们这一茬学生真可谓是幸运儿。一入美术学府,我们就成了先生的入门第子,得到先生亲身授艺。 记得第一次到先生家登门拜访,那时我十九岁。先生住在大雅宝胡同旧居,是一个北京老百姓住的那种杂院。室内显得有些拥挤,除了满架的书籍,满壁的字画,没有任何奢华的陈设。一间普普通通的屋子,一位普普通通的先生,带着父亲般的慈爱,这就是我当时的印象。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先生并没有如我所期望的那样谈画画的事,而是谈起了京剧艺术。先生喜爱京剧,会拉一手好琴,对京剧欣赏有极高的修养。而先生着重谈的是京剧艺术大师盖叫天先生年轻时学艺的故事。生动极了,我听得入了迷。在不知不觉中悟到了先生的真意。他是在告诉我,艺术非同儿戏,做一名艺术学徒,必得先有苦学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把艺术视同自己的生命,脚踏实地,别无旁顾,一步一个足迹向前走去。这就是先生给我上的第一课。后来,先生还推荐我读了《粉墨春秋》这本书,这是根据盖叫天先生口述写成的,从书中我更深地领悟到了先生的苦心。 三十年前的初夏,颐和园小苏州街上的“延清赏楼”里住上了一群学生,这是先生安排的一次水墨山水写生课。清晨即起,师生们背着画夹,三五成群散到园内各个角落去写生,一坐就是一整天,风雨无阻。晚上游人散尽,众鸟归林,园内静悄悄的,唯有“延清赏楼”的窗户亮着灯光。先生被我们围在中间,用腿做桌,把学生们白天画的写生稿一幅幅仔细琢磨,逐个评论优点和缺点,还要亲手示范,直至深夜才散。天天如此,课程持续了半个月。 我们当中许多人从此便迷上了山水画,并做为终生追求。 这次课后,我的一张写生作品被送到维也纳参赛获银质奖,先生十分欣慰。后来得知那是先生亲自挑选的,又亲自替我题上名字。对我来说,先生的鼓励远比那枚银牌更令我激动。 以后,我被分到人物画室上课,不像山水画室同学那样是先生的“嫡系”了。而先生并没有因此放弃我这个学生。三十年来,一直关切着我的进步,每次见面都嘱咐我有机会仍画些山水画拿给他看。直到先生去世的前几天,香港一家刊物的主编为李派艺术传人专集组稿,先生仍执意要我参加。我感知先生慈爱的心是一直对我抱着期望的。 我的学画道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先生早已注意到了这个弱点,常常提醒我,艺术是寂寞之道,要准备经受重重磨难,还特别为我题写了“峰高无坦途”五个大字做为座右铭,激励我勤学苦练。 1959年,《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集》出版了。那是先生怀着对祖国河山深深的爱恋之情与自豪之感,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画了百十幅写生,从中精选出来的。我多么渴望得到这本画集啊!尽管售价昂贵,我还是从每月家中仅给的10元伙食费中紧缩了三个月,挤出12元买了它。我捧着来见先生,先生欣然为我在扉页上题了“天道酬勤”四个字,附有一行小字是:“白石老人常以此语激励后学,高妙绘画意境以属勤劳创造之果,望思聪同学勉之。”这本画集是我书架上最珍贵的藏品,经常翻阅,如今已经磨损了。三十年之后,先生得知我买这本画集时的窘境,亲切地责备说:“你该早告诉我,我会送你一本的啊。” 我们这些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错觉,以为先生对自己比对别人更偏爱。这并非是我们的“自我感觉”好,而实在是先生对他的每一个学生都付予了厚爱。无论老学生还是新学生,成绩突出的还是成绩平平的,悟性强的还是悟性差的,他从不厚此薄彼。 先生身上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他谈起话来总是那么引人入胜,仿佛有魔力使听的人从头到尾都不会漏掉一句。他引导你去思索,激发你去实践,你会觉得他比你自己还了解你。每次从先生那里回来,我都感到内心充实而自信。 先生做事是极认真的,凡接触过他的人对此都留有极深的印象。他有一枚印章上刻的是“废画三千”,这其实并非夸张。凡自己不满意的作品,先生从不随便送人。一次我到先生家时,正有三个不相识的人向先生索画,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竟从桌下的纸篓里拣出一团扔掉的废画,死磨硬泡要先生题字盖章,被先生严词拒绝了。 先生的书法名震中外,求他题字的人不计其数,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