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反硝化过程的研究进展
反硝化是一种抗硝化细菌的氧气反应,通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亚硝酸盐逐渐还原到最终电子受体。结果,亚硝酸盐逐渐还原到no和nio,最终转变为nio。反硝化在污水脱氮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经过异养菌的氨化作用转变为氨氮,再经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变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态氮,最后经过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NO、N2O,并最终变为N2,从而将含氮物质从污水处理系统中排出。反硝化细菌(Denitrifying bacteria)是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当处于缺氧环境时,反硝化细菌可用硝酸盐、氮化物等作为末端电子受体。有些反硝化细菌能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有些反硝化细菌只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1 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组成
当环境中有分子态氧存在时,反硝化细菌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分子态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在无分子态氧存在下,反硝化细菌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有机物则作为碳源及电子供体提供能量。在污水处理中,当溶解氧(DO)小于或等于0.5mg/L情况下,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源(污水中的BOD)作为氢供体,以硝酸态盐作为电子受体,将硝酸盐还原为NO、N2O或N2,这既可消除污水中的氮,又可恢复环境的pH稳定性,对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起重要作用。活性污泥系统中10%~90%的细菌具有反硝化能力。系统中缺乏供反硝化细菌利用的碳源物质通常导致反硝化效率降低。当缺乏有机物时,无机物如氢、Na2S等可作为反硝化反应的电子供体,微生物通过消耗自身的原生质进行内源反硝化,结果导致细胞质的减少,同时生成NH3。因此污水处理系统中应在必要时及时加入一些甲醇等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电子供体。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反硝化细菌的种类很多,大约有50多个属,130多个种。已经报道的包括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肠杆菌属(Enterbacter),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微球菌属(Micrococcus),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螺菌属(Spirillum)等。有些种类在厌氧条件下既能进行反硝化,又能分解芳香化合物。如一株固氮弧菌和一株属于螺菌属的细菌能在反硝化条件下分解酚。这类反硝化细菌既可消除污水中的氮同时又消除了含氮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非常复杂,Hoshino等用分子方法分析反硝化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但活性污泥中存在的大量微生物是不可培养微生物,传统的培养方法不能真实反应活性污泥中反硝化细菌的真实情况。许多研究应用16S rDNA序列研究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但反硝化细菌属于系统发育中不相关的种群,不适合用此方法来研究其种群结构,因此有人提出用功能基因来研究。这些功能基因包括细胞周质空间及细胞膜结合的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apA和narG)、含有细胞色素cd1和Cu的亚硝酸盐还原酶(nirS和nirK)基因以及一氧化氮还原酶基因(nosZ)等。
2 影响废水处理中反硝化反应的因素
2.1 补充碳源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一般认为,当污水中的BOD5/T-N值3~5时,即可认为碳源是充足的,此时不需要补充外加碳源。甲醇作为碳源时反硝化速率高,被分解后的产物为CO2和H2O,但处理费用较高。污水处理系统中碳源的种类不同可导致反硝化细菌的类群及反硝化活性不同。
2.2 生长速率和反硝化酶
反硝化过程最适宜的pH范围为6.5~7.5,不适宜的pH值会影响反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和反硝化酶的活性。当pH值低于6.0或高于8.0时,反应受到强烈抑制。反硝化反应对NO-3或NO-2的消耗有助于pH值保持在所需范围内并可补充在硝化过程中消耗的一部分碱度。
2.3 增殖速率和代谢速率
反硝化细菌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5℃之间,低于15℃时增殖速率和代谢速率降低,导致反硝化速率降低。实际中反硝化一般控制在15℃~30℃。
2.4 保持氧系统低氧氧化反应
当同时存在分子态氧和硝酸盐时,反硝化细菌优先进行有氧呼吸。微生物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的关键是合成无氧呼吸的酶,而分子态氧的存在会抑制这类酶的合成及活性。为了保证反硝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保持严格的缺氧状态。一般认为,系统中溶解氧保持在0.5mg/L以下时反硝化才能正常进行。
另外,一些其它因素如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盐度等都会影响反消化过程的进行,如随着污水中盐度的增加,反硝化活性逐渐降低。
3 酸盐还原酶系统
反硝化过程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将硝酸盐逐渐还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硝酸盐代替氧作为电子受体。硝酸盐还原酶催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根据微生物不同,亚硝酸盐(NO-2)变为NO,或者由c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养老院门卫管理制度.pdf VIP
-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pdf VIP
-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pptx VIP
- 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第六章 市场调查与营销策略.pptx
-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hg.doc VIP
- 环境材料概论 课件全套 第1--9章 绪论、吸附材料 ---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pptx
- 中职英语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HGT2226-2019普通工业沉淀碳酸钙.pdf VIP
- 3肖仰华-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