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docx

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第一次以正式课程的形态进入语文课程内容体系。于漪老师认为,这是阅读教学本质的回归。对爱阅读的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终于与其原生态的阅读体验接轨,对不爱读书的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利于引导其从碎片化阅读走向整体性阅读。 今年9月,浙江省开始使用新教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这样全新的教学任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尝试。 费孝通在《重刊序言》里讲到: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化用一下表达我的心情:我敢于在这里把自己这样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一线教师粗浅而不成熟的尝试过程,和盘托出在方家面前,是想要得到大家的指点,使自己能更有勇气向未知的领域探索。 教学内容的确定 进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单元,我最大的困惑是:教什么?即:什么是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这需要我去明确。 首先,不借助任务资料,反复读。列出自己在反复阅读过程中得出的最有心得和价值的东西。 吴歆欣:教师成为资深阅读者,带学生 深入 我:我读了7.8遍,不一定成为自身阅读者。主要是怕被学生难住。那么多学生那么丰富的思想,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一点。 其次,看课标,看教材导读,任何内容,一旦进入课程,必须要满足课程课标。 看意图:为何选择学术著作?为何选择社会学?为何选择这本书? 为何选择这本书? 学术著作: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学术著作属于深度阅读,可以促进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社会学:选择了人文学科的论著,利于更好提升人文素养。 这本书:作为中国社会学的扛鼎之作,回答了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是怎样的?现在国家提出文化自信,《乡土中国》便于我们了解曾经生长出光荣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那个社会到底是怎样的?也便于我们定位今昔时间轴和中外空间轴的今天中国。面对时代的巨变和东西文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我们该有怎样的文化姿态?青年是必须要清醒的。 两相对照,发现大部分都是吻合的,领会课标和教材给的建议,认识到其建议非常好。课件补充 语文书 79页 最后,看专家解读和别人的教学设计别人的教学设计对比验证。现在资料已经很丰富了,我去年10月上了一节公开课,那个时候几乎是没有别人的教学设计的。其实把前面几步理清,发现具体的教学设计也没那么难了。 基于此,教学目标如下: 理解概念,梳理脉络。 能用社会现象来解释书中概念,也能用概念来解释书中内容。 结合现实,对书中的一些概念和观点进行思考探究。 教学方法的确定: 导读思路 理解概念 梳理思路 质疑探究 1、批注(观点 材料 思路 疑问 写出现象 ) 理解概念方法:链接现实 今昔对比 中西对比 2、思维导图 每一篇批注、思维导图、篇章之间、全书之间思维导图 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和点拨;以课后阅读为主体,课堂上只是分享和探究。 以问题探究推进阅读。任务是很好的驱动,探究能促进更深的理解。有的问题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还有的是教师给的,还有的是在课上交流的过程中新产生的。 三、教学过程的展开 (一)导读: 1、阅读方法积累: (1)学生分享自己阅读整本书阅读和这本书阅读的经验(因为已经读过) (2)他山之石:课标、教材、主编的阅读提示。 (3)教师补充:介绍批注法和思维导图法。(这两种阅读方法是要求贯穿始终的,所以做详细介绍) 2、梳理序跋 (二)品读: 第一步:批注阅读 每天布置学生阅读2到3章,一般选择关联比较密切的。比如,我以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为一组,四五章《差序格局》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为一组,六、七《家族》和《男女有别》为一组,八九《礼治秩序》《无讼》为一组,《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为一组,《血缘和地缘》《从欲望到需要》为一组。 要求批注内容: 明确本章论述的中心话题 找出或者概括出本章的核心观点。 标注出本章观点性的句子。 标注出支撑的材料。 写一写生活中能支撑概念的生活现象。 写一写概念能解释的生活现象。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写出你的问题。 第二步:绘制思维导图 绘制出本篇的论证思路,如果章与章之间有逻辑关联的也可绘出来。(最后绘制出全书的思维导图)每节课花一些时间分享好的思维导图或者贴到教室展示栏。 (三)研读:探究 1、理解性问题: 文字下乡:为何表情包会盛行? 为何听到一些词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