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茶的起源及应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药茶的起源及应用 中国药茶也被称为“茶机”,是指以原植物的叶子、花、果实、根为原料,通过加工、混合或用单一或小复方中药作为原料。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粗末茶、不同的果茶、不同的海域茶等茶剂,都是在沸水或茶中用的。 药茶作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我国古人从神农时代起就发现了茶树, 并逐渐将茶叶用作健身治病的佳品饮用。 随着饮茶风气的盛行及人们医疗实践经验的逐渐积累, 后人将一些植物的不同部位切制加工或净选加入茶叶煎、泡饮用, 从而形成了“药茶”这一新剂型。公元752年唐代名医王焘著成《外台秘要》, 将玉竹、茯苓、葛根等14味中药加工制成饼阴干, 谓之“消渴茶”。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中列有茶方十多则, 如治疗伤寒头痛壮热的“葱豉茶”。元代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名医古籍都记载了众多茶方, 且各具独特色。当今药茶广泛地应用及防病健身的独特疗效, 受到了众多商家及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1 药品和茶的特点 药茶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中药剂型, 它在选方、配伍、用法、制备、疗效等方面更有其特色。 1.1 中国古代茶 中药药茶的每一处方配伍, 一般精选一、二味主药或采用药对、古方、验方, 具有方简效验, 应用方便实用之优, 如柿叶茶、荷叶茶、藿佩茶、杞菊茶、当归益母茶等。临床刘小英单用每次鱼腥草50g, 加水50mL煮30min滤渣当茶饮,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连用一个月症状全部消失。 1.2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组 茶剂选药配伍在注重方简的前提下强调药力专一。李氏采用“冠心茶” (黄芪、百合、党参、麦冬各15g, 五味子10g)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经对照症状和指标明显改善消失。方法:先将中药饮片用少量凉开水浸润, 后用开水浸泡20min, 日1剂分4次饮用。此外, 平肝阳、降血压的槐菊茶, 清肝明目的菊花决明茶因疗效确切则古今沿用。 1.3 冲泡即饮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中草药传统的服用方法面临新的挑战, 而成品药茶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便迎合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即冲 (泡) 即饮, 以药代茶, 或甘甜爽口, 或苦中回甘, 其中日益盛行的广州凉茶就是很好的例证。另有决明茶、杞菊茶、时珍槐茶明目保视, 适用于中老年视力昏花、中小学生用眼过度的视疲劳;冬凌草袋泡茶、金银花袋泡茶清音利咽也别有风味。 1.4 用药疗效稳定 药茶由于粉碎后增加了有效面积, 使其在水中的溶出率大为提高, 保持了药用有效成分使其临床疗效稳定, 作用持久。如“补益润肠茶” (黑芝麻、生首乌、当归、黄芪制成袋泡茶) 用于便秘、利湿清热, 排石消炎的金钱草茶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等都有确切的疗效。 2 用于服药的功能 茶剂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 在临床上显示出了显著的功效及药理作用。 2.1 风热表证 此类茶多味辛性温, 具有发散风寒、清热解毒的功效, 临床多用于风寒、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之头痛发热等症。如姜苏红糖茶、葱豉茶、紫苏叶茶等。药理研究此类茶多含有挥发油, 具有发汗、退热、镇痛、抑菌等作用。 2.2 天麻氧加味茶 茶剂中药多寒凉, 具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明目祛暑等功效, 如当今市场热销的王老吉凉茶、金银花茶、蒲公英茶、冬凌草茶等, 该类茶都具较强的抗菌、抗病毒、解热作用。 2.3 加热以测定 性味甘平, 多具有补益功效, 适用于气血阴阳不足之证, 如人参茶、银耳茶、淫羊藿茶、虫草茶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可调节人体免疫平衡, 有的还具有抗衰老、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如黄芪茶等。 2.4 依山茶、牡丹花茶、百合茶 临床用于心悸怔仲、健忘失眠等症, 如人参茶、丹参茶、柏子仁茶、花生叶茶、百合茶等。此类茶多具有强心镇静, 抗焦虑作用, 能改善胸闷、气促、心悸、怔忪等中医证候。 2.5 抗欺凌粘液 多用于咳嗽痰多之症, 如杏仁茶、桔梗甘草茶、川贝茶等。 2.6 利等症的瓜茶 用于盛夏暑热目赤肿痛、头晕心烦、小便不利等症的苦瓜茶;用于头晕目眩、耳鸣、心烦易怒、头痛者或现代高血压有上述证候者, 可用决明茶、夏枯草茶、菊花茶、石韦茶等。 2.7 健脾保健导率 临床多用于饮食不化、腹胀胃痛等食积、气滞症, 如桔皮茶、健胃茶、麦芽茶。药理研究其茶可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增强胃肠蠕动能力。 2.8 尿血中乙醇浓度 临床用于水湿停饮、身体浮肿、小便不利等症;也有人通过利尿降低血中乙醇浓度用于饮酒过度等。如车前草茶、玉米须茶、冬瓜茶、西瓜翠衣茶、白茅根茶、五皮饮茶等。 3 加味茶方茶剂 中国药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安全高效、方便实用的独特剂型, 在党和政府关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 品种开发日趋增多,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自20世纪8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