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牡丹亭》看柳如的情感
一、 《农业保险》的文学影响
在明代万历和崇祯之间,传奇产生了高峰和繁荣的时期,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在这一传奇高度兴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传奇剧的作家和作品。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传奇剧作家当属汤显祖和他的代表作《牡丹亭》。由于传奇的高度繁盛,使得传奇与诗词之间产生了普遍的互相借鉴、互相引用的现象。传奇中的人物不时的讲唱诗词,其中的很多唱词更是大段的借用前人的诗词来表达作者自身的情感。而文人也常常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引用传奇中的词句和意境,借传奇中所蕴含的深意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作为明代传奇典范的《牡丹亭》对后世乃至当时的文人及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出身歌妓,熟知《牡丹亭》剧情与唱词的柳如是自然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柳如是,又名杨爱、柳隐,幼年被卖入吴江妓寮10,其“艺妓”的独特出身,一方面使她成为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供人玩赏的玩物,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是,另一方面,与闺阁诗人相比,她从小就接受了更多的有关戏曲和音乐等方面专业的熏陶与教导,不仅妙解音律,长于度曲,更是熟知传奇的唱词与情感故事。由于她对戏曲有着较高的欣赏水平,所以戏剧中的人物、情节等对她的诗词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作品中蕴含有许多传奇的创作手法、人物情节和所要表现的精神内涵,不自觉的将诗词和戏曲、将自己和传奇中的人物融为一体,借戏中人物曲折的传达自己的感情。柳如是尤其喜欢玉茗堂传奇,所以她的诗词受《牡丹亭》、《紫钗记》等的影响很大。她的诗词中有很多是化用玉茗堂传奇中唱词,借这些传奇尤其是《牡丹亭》中的浪漫爱情故事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在柳如是的感情世界里,她显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杜丽娘”,希望能像戏曲中的杜丽娘找到情人“柳梦梅”一样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这个传奇剧叙述了女主人公杜丽娘因梦伤情而死、后又因爱情死而复生,最终获得真挚爱情的浪漫故事。其中所表现出的青年男女,特别是女主人公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反抗封建礼教的行为和作品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受到了心灵上和艺术上的双重震撼。自《牡丹亭》问世后,不断的有对其改编和续作的剧本出现,在其同时代的剧作家和青年人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下面就谈谈《牡丹亭》对柳如是诗词创作和爱情观的影响。
二、 以“梅”和“柳”为意象的情感隐喻
《牡丹亭》对柳如是诗词创作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传奇中的青年男女的浪漫情事对其诗词意境及内在的蕴涵意义的影响和传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柳”、“梅”和“魂”等带有深层含义的意象在其诗词中的借用现象。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本文以柳如是的代表作《金明池·咏寒柳》为例进行分析: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178
柳如是身世飘零,历尽了生活磨难,所以一生对爱情都执着追求,渴望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因为其江淮名妓的出身和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导致了她在寻找爱情的道路上一波三折:最初与宋辕文定情交好,后因其在爱情面前的懦弱退缩而断绝关系;后又与一代才子陈子龙相知相恋,但是因为柳如是独立的个性不甘为陈之妾和陈子龙正妻的强悍干涉而被迫分开;三选晚明藏书家谢三宾,但是因为谢三宾的为人偏狭、人品卑劣而与之断然绝交;然而可谓不幸中幸运的是,柳如是最终得遇明末的一代文坛领袖钱谦益。钱氏不弃河东君出身歌妓和曾适他人,无视世俗非议,哪怕“云间缙绅,哗然攻讨”18,仍坚持以匹嫡之礼与其结缡,使柳氏得以找到一生最好的归宿。
而这首词大概作于崇祯十二三年间(公元1639至1640)即柳如是被迫与陈子龙分手之后,但是还没有遇见钱谦益之前的这一时期,陈寅恪先生就曾指出“即此词为杨陈关系及钱柳姻缘转捩点”427。所以,词中虽是以哀婉凄凉的基调为主,整首词都充满了对身世飘零、美人迟暮的感慨和被迫与知心爱人分离的痛苦无奈,但生性倔强独立的柳如是在词的最后还是流露出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词中以“柳”和“梅”来隐喻自己和理想中的爱人,将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际、凄凉的生活和对爱情的憧憬等多种复杂的感情都寄寓在了这蕴含着独特意义的“柳”和“梅”之中。
首先,这首词中的“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句明显是借用传奇《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浪漫的爱情故事,来表达柳如是自己此时独身一人漂泊流落的现状和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样美好爱情的期待。和在《牡丹亭》整个的爱情故事中,“梅”这个意象从始至终都是暗示柳梦梅一样,这里的“梅”所指代的很明显应该是柳如是自己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