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明女画家黄媛介生平考述
明清时期,江南的女子内阁中有许多产女子。其人能诗能画,多为士人所欣赏。晚明汪珂玉(1587—?)在《珊瑚网》中曾对明末最知名的闺制画家及其所擅门类、具体画风做过归纳,其中,他认为:“吾禾若卜馧蕙、金淑修辈,颇有林下风,然不及皆令,既娴词章,复精翰墨也。”1此处,汪氏将秀水黄媛介(皆令)视为“今日”闺阁画家之翘楚。黄氏以鬻画为业,违背了“三从”“四德”的传统女性规范,故而在文人中间饱受争议。
在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明清两代的女画家及女性绘画,不可否认黄媛介的身世对我们了解明清女画家的生存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其艺术为代表的闺阁绘画也丰富了明清绘画史。本文意在将黄媛介视为认识当时闺阁绘画的一个切入点,并通过对其经历与绘画的解读,展现闺秀发展为职业画家的特别模式。
黄氏之“老”
黄媛介(约1612—1658后)2,字皆令,号离隐、若芷,又号如一道人。秀水(浙江嘉兴)人,适同邑杨世功,明末女诗人、画家、闺塾师。著有《南华馆古文诗集》《越游草》《湖上草》《如石阁漫草》《离隐词》及毛奇龄所辑《梅市唱和诗钞》等,3其中,存世者有《湖上草》《黄皆令诗》及零星诗文。其传世画作有《虚亭落翠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山水》扇面、《墨笔山水》扇面(故宫博物院藏)、《仿赵大年山水》扇面(四川省博物馆藏)等。
嘉兴黄氏先辈显赫,不乏仕途得意之人,然而,黄媛介生于大族远支,亲故凋亡,家门寒素,远不如一般闺秀清贵,却也不乏诗书教养,与其兄黄象三(生卒年不详)、姊黄媛贞(约1628—1661)同负才名。黄氏“髫龄即娴翰墨,好吟咏,工书画”4,颇具文学素养,其诗初学《文选》体,后转师杜甫,诗风“潇洒高洁,绝去闺阁畦径”5,清初王士祯(1634—17 11)亦称其“作小赋,颇有魏晋风致”6;并擅写楷书《黄庭经》,画则类于元代吴镇。
黄媛介少负才名,却终生落魄。相传,她少年时曾被“以千金者聘为名人妾”7,终以“食贫,吾命也”8为由,拒之。王士祯《池北偶谈》亦记晚明才子张溥(1602—1641)曾求黄氏为妾9(介之姊媛贞即为人妾侍,婚后只能代夫主作书启),诗书画不可外传,此恐非其所愿,最终还是嫁与杨世功。杨氏虽为士人,但家贫至“以鬻畚为业”。婚后,黄媛介“所携惟书卷自随,相见乃铅华不御”10,以至于风鬟雨鬓,担负起养家重任。
以诗画养家的黄媛介乃是“女丈夫”,婚后生活虽“萧然寒素”11,“家无儋石”12,却“心存济物,襟情尤不凡”13。在明末,黄媛介以诗画造诣闻名于闺阁之中,她“画山水小景,有元人笔致”14,因此,“京室闺彦多师事之”15。但生逢乱世,布衣蔬食的生活也难以维持。鼎革之后,嘉兴为清军攻陷,黄媛介终难逃风尘肮脏,逢乱被劫,流落于江南各地,时或寄食于朱门。据阮元(1764—1849)《两浙轩录》载,乙酉(1645)遭乱之时,“张无放及夫人于氏资给之,时时往来虞山与柳夫人为文字交,其兄开平不善也,然皆令实贫甚,时鬻诗画以自给”16。黄媛介兄长不喜其抛头露面,但她若不游于贵人之间,生活就无着落。鬻诗画亦被时人所不容,时人李良年(1635—1694)有《黄皆令归吴,杨世功索诗送行》二首17,讽刺黄氏卖画为活,抛头露面于士人中间,无非是为博取“盛名”,更兼之可能为清兵所掳,清白有损,故而毁之者众。朱彝尊(1629—1709)《明诗综》不载其诗,又云“徒盛传皆令之诗画,然皆令青绫步障,时时载笔朱门,微嫌风尘之色,不若皆德之冰雪聪明也”18朱彝尊称媛介“微嫌风尘之色”,其姐媛贞却“冰雪聪明”,此评价恐怕掺杂过多感情色彩:媛贞为知府朱茂时(生卒年不详)之妾,此人正是朱彝尊之伯父,其对媛贞之推崇,实为对其伯父的一种变相恭维。
黄媛介因其“风尘”而不为朱彝尊这类文人所赏,至乙酉(1645)之后,黄氏为清军所掠所辱的谣言一起,其闺誉愈发暗淡,陈寅恪考其“既被清军劫掠,乡里当必谣诼纷纭”19、“以其兄尤引以为耻辱”20吴梅村(1609—1672)为黄媛介所写诗序中亦有“靡芜之赋”21的说法,陈寅恪更以此“颇疑黄杨夫妇实有仳离之事”22。亲友、丈夫的这种态度,使得黄媛介有家难回,只能在《离隐歌序》中辩解说其并无“蔡琰居身之玷”23
当黄氏卖画自给之时,“好事者传其笔墨,一时士大夫钱尚书牧斋、吴祭酒梅村,皆称异之,名日起,世功用是以布衣游公卿间,持书画片纸,或易米数石”24。而吴梅村、钱谦益(1582—1664)、黄宗羲(1610—1695)、施闰章(1618—1683)等名士皆与之交。施闰章有云:“黄氏以名家女,寓情毫素,食贫履约,终身无怨言,庶几哉称女士矣。”25吴梅村《黄媛介诗序》称“共传得妇倾城,翻为名士;却令家人窃视,笑似诸生”26,道出了黄氏不让须眉的才华与风姿。吴氏另有《题鸳湖闺咏》七律四首27,述其生平。吴之序、诗,亦正有力驳斥了朱彝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