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五石之瓠》导学案(教师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VIP

6.2《五石之瓠》导学案(教师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部 高二语文导学案 《五石之瓠》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高一语文导学案 (课前预习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分数: 课 题 《五石之瓠》 编 号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课 时 2 使用时间 审批人 教师寄语: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3.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 重 难 点 重点:品味庄子散文恣肆纵横、奇特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品味庄子寓言婉曲达意的艺术风格。 2.难点:理解庄子“无用之用”的内涵,辨证理解庄子的哲学观,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的优秀之处。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1)庄子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和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 庄周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他的作品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2)《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善于虚构,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惠子 惠子,又名惠施,战国中期宋国人,做过魏国的相国,名家学派(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主要倡导者,魏齐楚对抗秦国。根据《庄子》一书,惠子与庄子是有趣的辩友,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他们的论题有“大而无用”“人故无情”和“鱼之乐”等。 (二)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庄子就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又给文人学士提供了物质保证,社会变革则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大批文人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阐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惠子“五石之瓠”和庄子“不龟手之药”的辩论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真实写照。 (三)道家思想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用“道”来概括由老子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