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接兴仁县疫情报告后槽组淋巴结大动态变化.docxVIP

2005-12接兴仁县疫情报告后槽组淋巴结大动态变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12接兴仁县疫情报告后槽组淋巴结大动态变化 2005年5月12日,兴仁区疫情报告:兴仁区新马坪市景上村发现40多例不原因的淋巴结肿大,需要上级提供技术支持。为及时对这些病例进行调查和核实, 为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州卫生局及时协调州疾控中心、州医院、州皮肤病防治中心的有关专家于5月13日赶赴疫点进行诊断和防治工作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病例调查材料来源于兴仁县疾控中心的现场调查资料及州专家组的现场诊断、访视材料。 1.2 方法 病例核查:州专家组对有关病例进行现场检查、访视和诊断。 2 结果 2.1 组自然环境 新马场乡营上村位于兴仁县东北面, 距县城50 km, 有5个村民组, 其中后槽组有61户, 233人, 均为汉族。该组自然环境与其他村民组一致, 周边也无大型工厂, 亦无生态破坏。该组从2003-04起出现第1例淋巴结肿大患者, 至调查日止共计发生淋巴结肿大患者58人 (村级统计数据) 。该村近2年来未发现不明原因的自然死鼠和大牲畜死亡现象;后槽组与同村的其他3个村民组共用1口水井, 该水井位置低洼, 易被污染;该村无近亲结婚现象, 近3个月无婚丧、酒席及聚餐。 2.2 淋巴结水肿观察 据村级5月11日的统计材料, 包括在外打工和读书的学生在内, 后槽组共计有58人出现淋巴结肿大。兴仁县疾控中心现场调查核实, 实际发生淋巴结肿大患者43例, 其中2例早已被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 并与其他病例无关联。 2.2.1 病例发生时间 2004年2、5、9月各发生1例, 12月3例;2005年1月3例, 2、3月5例, 4月13例, 5月1~13日9例。病例发生主要在4、5月。 (该时间为病例发现淋巴结肿大时间, 具体发生时间无从核实) 。 2.2.2 后槽组病例杂居情况 41例病例均为后槽组人, 其余村民组未发现类似病例。后槽组有近10户搬迁至马路边与其他村民组杂居, 也发生2例病例, 而其他组未发现病例。在营上村小学就读的学生中只有后槽组的学生发生淋巴结肿大。 2.2.3 病例年龄分布 41例病例中年龄最小的1岁, 最大的52岁;1~9岁23例, 10~14岁6人, 15岁以上12人。其中3~9岁的21例, 占总病例数的51.22%。男性21例, 女性20例, 男∶女为1.05∶1。农民9例, 学生19例, 散童13例。 2.3 病例对照表现为 2.3.1首例病例 刘某某, 男, 42岁, 2003-04出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约指头大小, 无发热、疼痛。以后呈进行性长大。检查肿块位于左侧颈部, 约7 cm×6 cm, 有粘连, 边界不清, 质硬;左侧锁骨上下有多个质硬、不活动的淋巴结;病例现出现声音嘶哑, 左眼帘变窄呈典现霍纳氏综合症表现, 视力减退, 消瘦。州专家组初步考虑为:①鼻咽癌?②左侧颈部淋巴癌? 2.3.2第2例患者 罗某某, 男, 67岁, 2004年发病, 现在兴义市医院住院治疗, 已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 2.3.3州专家组对县疾控中心核实的41例病例中在家的20余例病例进行全面检查, 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淋巴结肿大, 最大的2 cm×2 cm, 最小的0.5 cm×0.5 cm, 可活动无粘连, 边界清楚, 但病例自述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均无发热、无自觉症状, 无肝脾肿大, 无贫血。其中12例病例伴有腋下、锁骨上、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肿大;3例病例有局部性皮疹;3例病例合并有颌下腺的肿大;3例自述有淋巴结肿大, 但检查时未发现有肿大的淋巴结。 2.4 异常淋巴细胞的检测 5月16日3例病例到州医院儿科就诊, 血常规均无异常;血涂片检查未见异常淋巴细胞;其中1例考虑淋巴结核, 已于5月19日做结核菌素试验, 结果未出, 当时建议病例做胸片、痰检和淋巴组织活检, 患者不合作。 3 分离病例的活检 这些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初步考虑为:①淋巴结炎;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依据:①病例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均无发热, 无自觉不适和其他的症状;②到州医院儿科就诊的3例病例, 血常规均无异常;血涂片检查未见异常淋巴细胞; 现场诊断时除3例病例有继发性感染性外, 其他从未过发热, 也无自觉不适和其他的症状;刘某某和罗某某出现淋巴结呈现进行性长大于4月并已初步证实为恶性肿瘤后, 在当地造成恐慌, 村民中凡发现有淋巴结肿大者多数在当地请土医诊治 (用土药包或用缝衣针沾上硫磺穿刺肿大的淋巴结) 但效果不佳, 部分病例的淋巴结继发感染, 并残留有疤痕;对20例病例的检查中发现有3例自述有淋巴结肿大, 但检查时未发现。依据以上几点考虑, 此次疫情并不是一起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 同时不排除群体性癔病的可能。对于这些病例是否是淋巴结结核, 由于未能及时拍胸片、痰检和结核菌素试验,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