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劝学》补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子兵法劝学》补论 本课程从《资治通鉴》第66卷《孙权主张》中挑选出来的。该卷描述了建安十四年(209年)至建安十八年(213年)之间的事件。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 (208) 。周瑜病逝于建安十五年 (210) , 可证于《资治通鉴》元刊胡三省注本所引的“考异”文字, 其本自晋人所撰的《江表传》———“瑜与策同年, 策以建安五年死, 年二十六, 瑜死时年三十六, 故知在今年也。”“今年”, 指建安十五年。孙权依照周瑜的遗言, 让鲁肃“代瑜领兵”, “为汉昌太守, 屯陆口”。汉昌郡, 即原来的长沙郡, 为东吴所改。 据《三国志》中的“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此时吕蒙因战功卓著, “拜偏将军, 领寻阳令”。大约就在周瑜早逝、鲁肃领兵之后, 孙权考虑到东吴有些将军文韬武略根基不深, 奉劝他们拨冗读书, 提高军政素养。遂有课文中“劝学”事件的描述: 初,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三国志》的附注里, 引述有《江表传》的相关文字, 可与课文对照参阅。见下, 有删节: 初, 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 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 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 见往事耳……如卿二人, 意性朗悟, 学必得之, 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光武当兵马之务, 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 笃志不倦, 其所览见, 旧儒不胜。 这时候, 又发生了一件事。先看课文中的记述: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再比照《三国志》中的相关文字: 鲁肃代周瑜, 当之陆口, 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 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 不可以故意待也, 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 蒙问肃曰:“君受重任, 与关羽为邻, 将何计略, 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 而关羽实熊虎也, 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 拊其背曰:“吕子明, 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故事读到这里, 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我们总还存有一些遗憾,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接着往下浏览《资治通鉴》便可知晓:赤壁之战, 大获全胜, 或许东吴将军们心中潜滋暗长着一种骄傲轻敌的情绪, 以为凭借着长江天险与水战优势, 曹操北方大军可奈我何?周瑜始终是清醒的, 他本有破曹平北之志, 却英年早逝, 临终前留与孙权短笺云:“休短命也, 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 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 疆场未静;刘备寄寓, 有似养虎;天下之事, 未知始终, 此朝士旰食之秋, 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 临事不苟, 可以代瑜。倘所言可采, 瑜死不朽矣!”孙权哀恸, 感叹:“孤何赖哉?”他尽管任命鲁肃代替周瑜领兵, 但似乎期待着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将相奇才, 这便是“孙权劝学”的深层原因。事实证明, 孙权这种忧虑乃是颇有深意的, 最终他对后来取代鲁肃领兵的吕蒙之功绩评判, 还是超过了鲁肃。转折点, 出现在这一次“劝学”之后。也就是说, 其后的故事延续, 一点点显影着课文的思想内涵。假如接着读下去, 无论对文言学习还是思想启迪, 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先看一看这个时间表: 建安十五年, 即公元210年, 孙权劝学; 大约建安十五年至十六年, 鲁肃访吕蒙; 建安十七年, 吕蒙劝说孙权在濡须立坞; 建安十八年, 吴军在濡须成功抗击曹军。 建安十七年, 也即是公元212年, 曹操想要攻打东吴。这时吕蒙苦读兵书战策, 已经具备了出色的战略眼光, 他向孙权献上一计:“夹濡须水口立坞”。当年曹操控制着合肥一带, 合肥之南是巢湖, 曹军需要自淮河调水师战船到巢湖集结, 前往长江进攻东吴。从巢湖至长江, 当中要经过一条河, 即“濡须”, ———这条濡须水出自巢湖东端, 向东南方向奔流, 蜿蜒流入长江。 (据今人描述:“濡须口”实指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 这里是巢湖的出口, 两山对峙, 形势险要, 曾为吴魏相争的古战场。) 吕蒙建议在濡须口险要之处, 夹水建立军事防御设施“坞”, 以防曹军步兵突然袭击, 同时可以有力控制水道, 打击水陆两方面的来犯之敌。心高气傲的东吴将军起先不赞成吕蒙的夹水立坞计策, 他们说, 曹军从陆地来咱们就上岸杀败步兵骑兵, 从水上来咱们再跳水回船与敌人水师对决, 何必修建什么防御工事 (坞) 呢!吕蒙耐心地开导, 说道, 锋利的兵器用久了也会变钝, 作战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