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针灸医籍选读《肘后备急方》选.docxVIP

本科针灸医籍选读《肘后备急方》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肘后备急方》选 第一节 葛洪的针灸学术思想 葛洪,字稚川(约261—341年),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是东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领域无所不及的博物学家、哲学家。尤其在炼丹化学、医学、道教养生等方面成就显著,亦是岭南医史开山之祖。 葛洪具有注重实践、博采众长的治学态度。《晋书·葛洪传》谓葛洪“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葛氏家传至葛洪,不仅继承发展了医学,也继承发展了道家的思想。 《肘后备急方》是代表葛洪医药学术成就的著作,约成书于3世纪末至4世纪初。葛氏选集各家著作,广泛搜求各地流传的验方,分类编成《玉函方》百卷。后为携带和使用方便,乃将其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采自民间的单方、验方及灸法另为一编,初名《肘后救卒方》,又称《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全书8卷,分为73篇,是一部以治疗急症为主的综合性医籍。书中关于针灸疗法的内容非常丰富。葛氏将针灸治法特别是灸法广泛运用于各类疾病中,充分体现出针灸学术技术的创新和早期针灸取穴法的特点。 一、救治急症,善用针灸 《肘后方》是继《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之后,最早将针灸广泛运用于防治急症的著作,全书有32节载有针灸医方,共109条,且多用于救治急症。书中针灸所治疾病非常广泛,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男科等多种疾病,仅内科急症就达20余种之多。如“针人中至齿”治“卒死尸厥”,“灸手中央长指端三壮”治“卒心痛”,“灸脐上十四壮”治“卒得霍乱先腹痛”,“度手指折度心下灸三壮”治“卒上气咳嗽”等。五官疾病如“卒风喑不得语,针大椎旁一寸五分”;外科疾病如“痈疽妒乳诸肿毒”,用“比灸其上百壮”进行治疗。 《肘后方》中记载的某些针灸医方还被列为救治某些急症的首选方。如“救卒客忤死”“治卒得鬼击方”及“治卒发癫狂病方”分别将“灸鼻人中三十壮”“灸鼻下人中一壮”和“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列为首选方。而“治卒中五尸方”,“灸乳后三寸十四壮,男左女右,不止,而加壮数差;又方,灸心下三寸六十壮;又方,灸乳下一寸,随病左右,多其壮数,即差;又方,以四指尖其痛处,下灸指下际数壮,令人痛,上爪其鼻人中,又爪其心下一寸,多其壮即差。”此四条灸方一并载于其他急救方之前。 葛氏运用针灸治疗急症时,多取四肢末端的穴位。书中选用四肢穴位及部位共42处,于远端腕、踝关节以下者20处。如“治卒狂言鬼语方”,处方为“针其足大指爪甲下少许,即止”;“治下利不止者”,处方为“灸足大指本节内侧寸白肉际,左右各七壮,名大都”等。古人喻经气运行如自然界之水流,由四末之井至肘膝之合,经脉之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治病求本当从此出发,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能促使经气恢复,在急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葛氏所记载的一些救卒灸法亦被后世所沿用。如治卒中风的“灸足大指下横纹中”“灸内踝”“灸季胁头”等见录于唐《千金要方》中;救治猝死、尸厥,灸人中、承浆、脐中、百会等穴的经验一直沿用至今,对倡导针灸学术有着重要意义。 二、深研灸法,辨证取穴 在《肘后方》中共有针灸医方109条,而灸方就占99条。提倡并善用灸法,是《肘后方》的特色之一。书中指出:灸法“用之有效,不减于贵药。以死未灸者,尤可灸”。且灸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故葛氏对灸法尤为重视。 (一)擅用隔物灸 《肘后方》不拘一格创用了多种灸法,其中多应用各种隔物灸。据统计,书中隔物灸方共7首,包括隔盐、隔蒜、隔椒面饼、隔香豉饼、隔巴豆面、隔瓦甑、隔雄黄灸等。运用最多的属隔蒜灸,如“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令大热,但觉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换用新者,不用灸损皮肉,如有体干,不须灸”等。隔物灸一可减轻患者痛苦,二可灸药并用,提高疗效,故被历代沿用。隔盐灸、隔蒜灸至今尚应用于临床。 (二)重灸不废针 葛氏虽重视并善用灸法,却没有因此而偏废针法。如《救卒死尸厥方第二》“又针人中至齿”及“针百会当鼻中,入发际五寸,针入三分,补之”,不仅说明葛氏运用针刺治疗急症,还反映出他对针刺补泻手法已相当重视。葛氏还常以“指针”应急,如“治卒中恶死方”令爪其患者人中,取醒,即为施用“指针”之例。而《治卒中恶死方第一》“视其上唇里弦弦者,有白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则为“挑刺法”,现代三棱针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此外,还有用“放血法”治外科肿毒,针刺石门的“放腹水法”等。葛氏这些针刺诸法,对后世针法的发展均有着实际意义。 (三)针灸药并用 灸药并用的治病方法最早见于《素问·调经纶》。在葛氏《肘后方》中,除针灸施治的论述外,亦有汤丸内服、药物外敷、舌下含药、推拿按摩和火烙等治法的记载,并据病情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如《救卒中恶死方第一》曰:“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