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两种林型松种引种栽培试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安市两种林型松种引种栽培试验 吉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合许多植物的生长发育。由于其生存环境,它被称为“小吉林省”。民间很早就有引种栽培植物的习惯。解放后, 随着集安市造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开展, 林业、园林、农业、特产、交通、水利、畜牧等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及人民群众, 从外地引进栽培大量植物。特别是近几年,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绿化意识的增强, 果树、花卉引进栽培的种类繁多。集安市于1982年和1991年人工引种繁育栽培班克松和小干松, 从总体表现看, 生境适合, 引种栽培取得成功。为总结和推广引进成功的经验, 笔者对班克松和小干松进行考量。 1 树种介绍 1.1 加拿大的高大乔木血浆材分布 班克松 (Pinus banksiana lamb) , 又称灰松、公主松, 俗称短叶松。北美洲分布最好的一种松树, 广泛分布于加拿大, 并延伸至美国的东经41°41′~64°40′, 北纬60°~127°, 高大乔木, 伴生树种丰富, 是当地重要的纸浆材来源之一。在原产区加拿大的自然分布区从新英格兰北部、大湖区, 横跨加拿大一直到落基山脉的山麓。其生长范围比任何一种美洲松都偏北。 班克松是火烧迹地和裸露沙地上的先锋树种, 在贫瘠及干旱的立地上可长期生存并形成稳定群落。其抗寒性强, 早期生长迅速, 多用作建筑材及纸浆材, 因此引起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重视。我国最早引种始于30年代, 80年代初我国先后在11个省进行引种及种源试验研究。最早在辽宁熊岳、吉林净月潭有少量引种栽培, 目前已引进黑龙江省伊春地区。为进一步探讨吉林省引种班克松适宜生境, 集安市于1982年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1.2 小干松的生长和引种 小干松 (Pinus comtorta Var.) , 又名扭松、北美黑松, 是北美西部分布最广泛的松树之一。有3个地理变种, 形成灌木、小乔木及高大乔木。我国庐山早年有引种, 但生长缓慢。其水平分布范围从加拿大西部的育空中部, 到美国的科罗拉多洲的南部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州 (约北纬30°~64°) ;垂直分布在海平面到海拔3 500 m以上。在这个自然分布区内的小干松群体, 有2个生态类型: (1) 海岸型:生长在低海拔地带, 呈灌木或小乔木状, 最高12 m; (2) 内陆型或山地型, 生长于落基山脉等高海拔地带。在山地森林内可长成60 m高的大乔木。小干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落矶山森林海拔3 500 m以上, 与白杨形成亚顶极群体 (丛) 。 小干松是很耐干旱的树种, 在原产分布区, 年均降雨450~750 mm, 降雪2 275~3 000 mm, 降雪覆盖地面直至晚春;温度范围3.06~21℃, 极端温度曾短期出现37.8℃和-50℃。小干松通常生长于贫瘠的岩屑土上, 生长良好的小干松需要潮湿的土壤 (不积水) , 较低的温度, 故在地势不太陡的斜坡和盆地内生长最好, 在酸度很高的带有粘盘层的土质上生长不良。 由于小干松树形差异很大, 因此用途广泛。在原产地一般用于木材生长、野生动物保护、水源林和环境保护林业。其材质一般较轻、软, 易刨光和吸收防腐剂, 宜作室内建筑材、箱板、纸浆, 经过防腐处理可作枕木、地板等。 国际上, 小干松的引种历史悠久, 种源的研究亦十分广泛。我国引种小干松最早是1948年, 庐山植物园引种过北美内陆型小干松, 但生长十分缓慢。吉林省引种小干松始于1985年, 集安市于1991年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2 试验面积的总结 2.1 沙土壤ph值 育苗试验地设在集安市榆林国营苗圃。位于东经126°09′、北纬41°06′, 海拔171 m, 沙壤土, pH值6.0。区域年均温6.3℃, 1月平均气温-15.9℃, 7月平均气温23.7℃, 绝对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32.85℃和-23.7℃,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41 h, ≥10℃积温为3 154.5℃, 年平均降水量988.9 mm, 相对湿度72%, 无霜期153 d。 2.2 试验地的树种组成 造林试验地选择在距离育苗地10 km左右的山地上。位于长白山西南、老龄山脉张广才岭的南坡, 气温和降水量明显高于吉林省其他林区。该试验地适合温性针阔叶混交林的生长发育, 伴生有少量典型暖温性树种。区域内的树种组成除红松外, 阔叶树种水曲柳、胡桃楸、特别是千金鹅耳栎比例较少, 温暖性树种赤松、刺楸、盐肤木、天女木兰、黄菠萝、槭类、山葡萄等在试验地常见分布。该试验地年平均气温6℃, 降水量900~1 000 mm, 有效积温3 000℃以上, 无霜期150 d, 是吉林省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海拔400~450 m, 坡度15~23°, 坡向西北, 为森林暗中壤, 土层厚度20~25 cm, 土壤pH值6.5~6.8。 3 育苗 所有供试种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