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中医护理_常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专业 word 可编辑 专业 word 可编辑 . . 蛇串疮 蛇串疮是一种以成簇水疱沿身体单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形,疼痛剧烈,痛如火燎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皮损状如蛇行,故名蛇串疮。西医中的带状疱疹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护。 一、护理评估 1、病程长短,对疾病疼痛的承受能力。 2、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 3、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4、心里社会状况。 二、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一)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急性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 (二)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 淡,苔白或白腻。 (三)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有瘀斑,苔白。 三、临症(证)施护 (一)疼痛 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肝、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等穴。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阳陵泉、太冲等穴;后遗神经痛期取阿是穴。 遵医嘱拔火罐(刺血)。 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二)丘疹及水疱 评估皮损部位、水疱大小、疱液性状、疱壁紧张度等。 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搔抓。保持皮损处清洁干燥,忌用热水肥皂烫洗局部皮肤,忌用化学洗涤剂洗涤衣物,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防止挤压引起疱疹破裂。 皮损累及眼部时,鼓励患者多做眨眼运动,防止粘连。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 ,白天每 2~3 小时滴眼药水 1 次,晚上涂眼药膏后纱布覆盖。注意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及视力变化,防止眼睑粘连及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 皮损发生于头皮、腋下、外阴等毛发部位时,应剪去局部毛发,保持创面清洁。 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等。 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四、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肝经郁热者,病室温度宜偏凉;脾虚湿蕴者,病室温度宜偏干燥。 保护皮肤,避免磨擦,水疱不宜挑破。大疱者遵医嘱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 ,疱壁不宜除去,防止继发感染。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体温、脉搏、舌脉、二便等状况。 2、观察疱疹部位、大小、疼痛程度,有特殊变化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肝经郁热宜凉服,脾虚湿蕴宜温服。 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四)饮食护理 肝经郁热证:宜食清肝胆之火的食品,如:新鲜绿叶蔬菜、西瓜、冬瓜、黄瓜、橙子、 苦瓜、绿豆,忌食腥发之品。 脾虚湿蕴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山药、扁豆、大枣、红薯、苡米,忌食生冷之品。 气滞血瘀证:宜食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柑橘、木耳、油菜、黑豆,忌 食甜食及易胀气食品。 (五)情志护理 主动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使患者愉快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向患者讲解引起本病疼痛的原因 、疾病的病程及缓解疼痛的方法,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 指导患者通过聊天、听广播等放松,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五、健康指导 1、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忌怒,情绪开朗,心气调和。 2、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手卫生,勤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损。 3、保持床单及衣物的整洁 ,穿宽松、棉质衣物,以避免摩擦皮损,造成不适或创面感染。 4、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局部遗留神经痛时,给予积极治疗。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