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版本补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库全书》版本补考 《四库全书》是18世纪以来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最深入、最广泛的著作。由于馆臣在编纂过程中不甚讲究版本, 又时有窜改, 使它的文献价值打了折扣, 为人诟病。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四库全书》, 就需要客观认识它, 尤其要客观认识其所收录各书之版本。但馆臣仅于《总目》著录所据之本为某某家藏本、某巡抚采进本、内府藏本之类等, 使人疑莫能明。要认识其版本, 这就需要先将其所据之底本考证出来。笔者久留意于此, 时有所得, 今择其经部所收宋人易书十种求教于方家。 1 《易解》一卷。《吴园开发记》本。云:“清孔公《易解》九卷,《序论》前后两作本。” 《总目》著录湖北巡抚采进本, 并云:“是书末有其孙垓跋……垓跋称有《宋朝编年》数百卷, 五经、诸子皆为之传注;晁公武《读书志》载有《春秋指南》十卷, 今亦未见, 惟此《易解》仅存, 明祁承火業家有其本。此为徐氏传是楼所钞, 自《说卦传》‘乾健也’节以下, 蠹蚀残阙。末有康熙壬申李良年跋, 亦称此本不易得。然《通志堂经解》之中遗而不刻, 岂得本于刻成后耶?书中次第, 悉用王弼之本……末有《序语》五篇, 《杂说》一篇, 皆论《系辞》, 于经义颇有发明。又《泰卦论》一篇, 于人事天道倚伏消长之机, 尤三致意焉。” 按, 《湖北省呈送第二次书目》载:“《易解》, 三本。”当即该书。徐乾学《传是楼书目》未载该书。《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载此书云:“《吴园先生易解》九卷, 《序论》五卷, 《杂说》、《泰论》各一篇, 澹生堂写本。《序论》内有阙文……此后序乃焘子垓作。”《浙江第五次郑大节呈送书目》亦载:“《吴园先生易解》九卷, 《序论》五卷, 《杂说》、《泰论》各一篇, 宋张根著, 二本。”郑大节二老阁藏书, 太半由其父郑性得之黄宗羲, 而黄宗羲多得祁氏澹生堂藏书精华,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所载之澹生堂写本当即郑大节家呈送之本。又此两处计卷同, 《序论》作五卷, 当系一篇计作一卷。《澹生堂藏书目》载该书“《吴园易解》二册, 十卷”, 应与《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载系一本, 其将附录之《序论》、《杂说》、《泰论》等计为一卷, 故云十卷。《总目》所云之徐氏抄本当从此本出。当康熙间, 徐氏藏书最富, 黄宗羲晚年与乾学颇有往来, 互相传抄秘籍, 曾为徐氏撰《传是楼藏书记》, 收入《南雷文约》中, 此徐氏抄本盖此时传写。乾隆皇帝开四库馆曾明令搜访徐氏等江浙著名藏书家遗藏, 馆臣竭力搜访, 盖职是之故, 馆臣舍淡生堂原写本不用, 而用徐氏抄本。《总目》云“自《说卦传》‘乾健也’节以下, 蠹蚀残”, 验之文渊阁《四库》本, 相合。文渊阁《四库》本《说卦传》“乾健也”以下多阙解, 《序卦传》上下篇有经无解, 《杂卦传》有经无解。其它各条亦合。其底本当系《总目》所云之徐乾学抄本。惟底本原附张垓跋、康熙壬申李良年跋均为馆臣删去。此书元明间未见刊刻, 罕见著录, 《四库》得此抄本著录, 亦良不易也。 2 《易新讲》一卷 《总目》著录浙江巡抚采进本, 并云:“是书旧本或题《进周易解义》, 疑为侍钦宗于东宫时经进之本。前有南仲自序曰:‘易之道有要, 在无咎而已。要在无咎者何?善补过之谓也。’又曰:‘拂乎人情是为小过;拂乎天道, 是为大过。’” 按,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甲集载:“《周易讲义》十卷, 《宋志》作‘解义’。写本, 间有阙文。”此当即《总目》所据之本。考文渊阁《四库》本卷首载耿南仲自序, 与《总目》合, 唯仅存卷一至六, 卷七至十阙, 与《总目》及《浙江采集遗书总录》所载均不合。此一情况乾隆五十六年纪昀校勘文渊阁《四库》时即已发现, 该年十二月九日上折所附遗漏抵换清单云:“《周易新讲义》。谨案:此书宋耿南仲撰, 乃浙江巡抚所进。原本十卷, 今架上仅六卷。自下经震卦以下均未写, 并提要亦挖去十字, 改为六字。”纪昀将此书归入“遗漏”之列, 系未抄完之书, 恐非其实。如此, 则检出后当补写完全, 而今文渊阁本并未补写, 盖其十卷之全本已无法得到。又《热河总管世纲等奏查明文津阁并园内各殿宇书籍折》所附“文津阁收存书籍数目清单”载文津阁本亦作六卷,何以其亦遗漏?臆其所据底本即系六卷残本, 《总目》所据之浙江巡抚采进之十卷本被四库馆遗失, 以残本抽换, 纪昀所称“浙江巡抚所进”, 当系据《总目》所记而言。考诸各家进呈书目, 进呈此书者凡有三家, 一见于《浙江省第四次汪启淑家呈送书目》:“《周易讲义》十卷, 宋耿南仲著, 五本。”此当系《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著录之本。一见于《两淮商人马裕家三次呈送书目》:“《周易新讲义》六卷, 宋耿仲南, 二本。”作者耿南仲其作“耿仲南”系误倒。一见于《安徽省呈送书目》:“《周易讲义》, 七本。”此三家唯《安徽省呈送书目》未载卷数, 据其册数推测, 盖非残本。马裕家进呈者系六卷, 二本, 卷数与文渊

文档评论(0)

176****27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