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词对古风歌词的影响研究
【摘要】唐宋词早期是下里巴人的作品,直到宋朝后期才成为阳春白雪。流行音乐的歌词也是在发展中逐渐分层,古风歌的歌词成为小众的文学涵养较高的一类。唐宋词与古风歌词的发展有相似的经历,古风歌词不论是遣词造句、意境营造还是叙事手法上都有唐宋词的影子。
【关键词】唐宋词;古风歌词;影响
词又被称为“曲子词”,它有曲调和歌词两部分,歌词和曲调是相适应的。中国流行音乐在发展中渐渐分出更多的类别,从邓丽君最早用唐宋的词配现代的曲演唱到方文山的“中国风”填词火遍大街小巷,一个更为小众的音乐分类也在网络上悄悄诞生——古风歌。古风歌不论是发展过程还是文体、文本中的意象选取以及叙事手法都跟唐宋词有颇多相似。
“中国风”和古风容易被人混淆,实际上二者区别甚大。最大的差别体现在有无使用宋词的词序叙事方法。“中国风”歌曲的歌词虽然有古典的韵味但本质上是大白话,情感表达直白,而古风歌曲的歌词更接近唐宋词并有对诗词的化用,情感表达更委婉。“中国风”的歌词故事性不强,主要是表达感情,而大部分古风歌曲能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且兼备感情的表达。
一、唐宋词对古风歌词的文体和韵律影响
(一)唐宋词对古风歌词文体的影响
词最初作为唱词诞生,断句是为了符合音乐节奏感,所以常用三字格或三字格与四言、五言、七言组合出现,既简洁灵动富有美感,又有高低起伏不至于让人审美单一感到疲惫。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对三字格的单独使用,节奏短促,更能突出词人心绪烦乱。周邦彦的《拜星月慢·夜色催更》“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闭重门,败壁秋虫叹”,是三字格和五言的组合,三字短促,快速引入概念,五言再进一步解释,把词人的荒凉处境和孤寂惆怅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现代的古风歌词受唐宋词的影响,常采用三字格并与四言、五言、七言搭配使用。因为格律要求不如古代严格,根据现在的表达需要,有些歌曲的歌词字数有了扩展,出现了三字格搭配七字以上的句子使用形式。西瓜Jun的《长生诀》“深宫院,虹桥前,莲池浅,芙蓉面”,是对三字格的单独使用,节奏感强,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气势。音频怪物《典狱司》“君还记,新冢旧骨葬头七”,使用的是三字格跟七言的组合,“君还记”是问,有一种对话感,然后运用白描把事物简单地罗列出来,“新冢”“旧骨”呈现世间沧桑变化,有心无力之感,让人体会到说不出的凄凉悲伤。
(二)唐宋词对古风歌词韵律的影响
虽然作为歌词的唐宋词没有平仄要求,但有用韵的讲究。经过唐诗的发展,到宋词的时候,用韵特点更加广泛。这里主要讲押韵。讲韵律逃不开古人的四声——“平上去入”,在此简单提及唐宋词的平仄和现代古风歌词的平仄,不从平仄通融与否的语法规则讲,而从表达感情和音乐节奏上来讲。“平声悠长,适合表达和谐愉悦的情感,入声急促,毫无回旋余地,所以表情上激越挺峭,去声劲厉,声情上高亢响亮,上声舒缓,读起来就会邈远深挚。”[1]现代汉语已经没有入声发音,故不提及。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暮”“路”“处”“渡”“鹭”押韵都是押的“u”去声,“舟”则是平声。这首小令写的是她少女时期在外游玩时的快乐时光,心情舒畅。整首小令在情感表达上是高亢的,大量的去声用在这里强调快乐向上的情绪,中间插入平声,消除一直保持高亢情绪而给人带来的疲惫感,让人在放松之余又体会了愉悦的情感,达成整体的和谐。
韵脚能够确定一首词的感情基调。明代曲论家王骥德在著作《曲律》中表示:“至各韵为声亦各不同。如东、钟之洪,江、阳、皆、来、萧、豪之响,歌、戈、家、麻之和,韵之最美听者。寒、山、桓、欢、先、天之雅,庚、耕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齐、微 之弱,鱼、模之混,真、文之缓,车、遮之用杂人声,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至侵、寻、盐、咸、廉、纤,开之则非其字,闭之则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2]
《如梦令(一)》中,李清照用去声来奠定高昂欢快的基调,在《如梦令(二)》中则一改高亢的情绪: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比起描写少女时期出游的那首,情绪低迷,表达作者的伤春惜春之情。韵脚处理上,作者尽力避免去声,用上声和平声来综合,体现她内心的伤春之情,邈远深挚。
现代古风音乐歌词也继承了这一点。如银临的《杏花微雨时》:
寒江渡白鹤? 流淌一身星河
我是惆怅客? 你是我的因果
月光游山河? 像思念在漂泊
几回茫茫人海里沉默? 我等在光影斑斓的初春
杏花微雨中遇见一个人? 与你遥遥对望一瞬
一瞬惊动整个红尘? 也许前路是千山层层
将我拦在没有你的黄昏? 当飞雪翩然落双唇
地老天荒一个吻 万物温存
这是一首曲调舒缓的情歌,主要押韵“e”和“un”,“鹤”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