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歌曲歌词语篇衔接方式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风歌曲歌词语篇衔接方式研究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各种压力也紧随而来,而歌曲则成为人们生活中解压、娱乐的一个工具。歌曲中的歌词引起了语言学者的兴趣,据收录在知网上的文章研究数据来看,从篇章语言学角度对歌词进行研究的文章甚少。因此本文拟运用篇章语言学家Deaugrander和Dressler篇章的七条标准解释古风歌曲中歌词篇章的各种衔接手段,并进行解释。 【关键词】古风歌曲歌词;篇章语言学;语篇衔接 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古风歌曲在现今较为盛行,其歌词更是引起语言学者的注意,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以语篇语言学为基础,从篇章语言学家Deaugrander和Dressler篇章的七条标准去探讨古风歌词中体现的篇章语言学的衔接方式,使听者进一步了解古风歌曲的艺术价值。 一、古风歌曲歌词的篇章语言学分析 王寅(2009)指出歌词属于一种特殊的文本类型,以演唱的方式展现。本文以篇章的七条标准来对古风歌曲的歌词做具体语言学分析。首先是对古风歌曲歌词中的衔接和连贯进行探讨。 (一)衔接和连贯 一般而言,语篇的衔接手段包括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等,本文就现有篇章语言学的相关研究,结合古风歌曲歌词来探讨其中的衔接和连贯手段。 1.语音衔接 胡壮麟(1994)认为不能单方面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限于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之中,而要把语音、语调也并入到衔接手段之中,从而肯定其音系层面的语篇衔接作用[1]。经大量古风歌曲歌词的语料考察,发现在此类篇章中,使用最多的语音衔接手段是押韵,如以下例句: (1)我要将过往都储藏? ?编一段美好的梦想 也许幻想? 到最后会更伤 假欢畅? 又何妨? 无人共赏 (《爱殇》 MK) 例(1)歌词出现排韵的现象,歌词一韵到底,韵脚有“藏、想、伤、畅、妨”等,句末都以韵脚[ang]结尾,韵脚相同能使歌曲语音更加和谐,旋律更加优美。 (2) 闲时立黄昏? 笑问粥可温 琴声浮或沉? 听懂只一人 闲时立黄昏? 笑问粥可温 君画梅竹深? 晚霞任纷纷 (《闲庭絮》 刘珂矣) 例(2)整首歌的歌词都押韵尾[en]或 [un],刘珂矣作的词大多用相似的韵尾使得整篇歌词读音相近,音韵和谐,使得歌词间的衔接更加连贯,读起来朗朗上口。 2.语法衔接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衔接手段主要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5种。根据对大量古风歌歌曲歌词的语料考察,发现在古风歌词语篇中,指称、省略和同构是最主要的语法衔接手段,如下面例句: (3) 我人在小巷? ? 你心在远方 我人在溪流? ? 你心在海洋 我人跨过山? ? 你心望远江 我人三月暖暖? 不经你心二月凉 (《不待》 忱忱老板) 上述例句重复使用了人称代词“你”和“我”,使得歌词篇章变得完整连贯,歌词中的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起到了衔接的作用,给接受者留下一种无论“我”怎样都追不上“你”的遺憾感情。 (4) 君不见? 妾起舞翩翩 君不见? 妾鼓瑟绵绵 君不见? 妾嫣然一笑醉人容颜 君不见? 妾醉消红减…… (《青丝》 徐东徽) 上述例句体现了同构和连贯的衔接方式。连续的短句“君不见”的重复属于同构的衔接方式,可以突出主题,表达了“妾”对“君”求而不得的怅惋,对岁月流逝而红颜不存的感慨及君心易变的哀婉的主题。其次,明确双方的关系并表达“妾”容颜易逝而“君”什么都看不到的惆怅。古风歌词除使用人称指称,还有零形式指称、内指和省略。 (5) 天涯旧路? 酒家萧疏? 灯萦黄沙残雾 平野客宿? 是你醉步? 牵马孤旅日暮 我曾说日暮 原是归途? 也曾踏日暮 望归途 不知此生漂泊几度 知足 天地虽大不如斟酒两壶 与你一马一剑驰骋山谷 闲了琴筝懒了花囊绣布…… (《日暮归途》 安久) 上述例句综合使用了连贯和语法衔接中的指称、省略。歌词前三句无主语,至第四句出现零形式指称主语“你”,既是“平野客宿”的回指,又是“牵马孤旅”下指。从“也曾踏日暮 望归途”至结束都没有主语,但根据上一句可得知主语是“我”,采用了名词性省略的语法衔接。此外“闲了琴筝懒了花囊绣布”中未出现动词,这里采用动词性省略的衔接方式。 由于古风歌曲多倾向于运用各种意象和历史典故去营造语境,在使用人称代词时更加倾向于“我”“君”等人称,而且出现大量省略和替代的衔接方式,主要表现为主语的省略。而用人称代词衔接使得歌词语篇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接受者更容易融入歌词所体现的意境中。 3.词汇衔接 胡壮麟(1994)认为词汇衔接包括“重复、同义、反义和词汇搭配”等[2]。在对古风歌词语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古风歌曲歌词篇章中除了同义均使用的较多。如: (6) 谁染尽衣冠? ?谁倾尽樽前 谁画尽春风? ?谁凋尽朱颜? ?谁挥长剑 (《前尘应念》 finale) 例(6)表达者通过对“谁”和“尽”交错重复使用,使前后各分句有机联系。由“染尽衣冠、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