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旨在总结临县试验区酥梨的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包括害虫种类、繁殖特点及防治策略。指出,目前,该地区的酥梨主要为害虫是梨木花椒虫(PsyllachinensisYangetLi)、梨小食心虫rapholithamolestaBusck)、梨黄粉蚜(Aphanostigmajakusuiesie(Kishida))、茶翅蠹[Halyomorphahalys(Stal)]、梨虎象(RhynchitesfoveipennisFairmaire)、梨二叉蚜[Toxoptera
县试区酥梨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陵县试验区位于陵县后沟市。它属于山西省西部洛杉矶高原的渭沟,具有典型的渭沟地形。地理位置在北纬36°41′0″~36°44′21″,东经110°48′51″~110°50′0″,海拔985~1 244 m。试区气候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春雨少风多,气温回升快,干旱严重;夏季短暂高温,雨量集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秋雨较多,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8℃,1月份平均气温-6.6℃,7月份平均气温21.8℃,年均降水量566.2mm,无霜期163.1 d,≥5℃积温3 507.1℃,≥10℃积温3 031.5℃。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果树特别是梨树的生长发育。隰县是山西省老梨区之一,近年来酥梨发展较快,面积已达4 000 hm2,果实含糖量高,风味浓郁,果面覆盖着厚厚的蜡质,以其优良的品质成为山西省优质酥梨生产基地。当前,试区酥梨害虫种类多、繁衍快,常混合或交替发生,主要害虫为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当地酥梨的优质高产。1997~1999年针对试区酥梨主要害虫开展了综合治理研究,设立了综合治理示范园,初步建立了酥梨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适用于中国的品种
调查结果表明,隰县试区酥梨主要害虫有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Yang et Li)、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梨黄粉蚜[Aphanostigma jakusuiesie(Kishida)]、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al)]、梨虎象(Rhynchites foveipennis Fairmaire)、梨二叉蚜[Toxoptera piricola(Matsumura)]、梨大食心虫(Nephopteryx pirivorella Matsumura)等。其中中国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常年发生,为害严重,是综合治理的主攻对象,由于近年来宿萼酥梨数量明显增多(原因不明),从而导致梨黄粉蚜对果实的为害日趋严重,梨黄粉蚜亦成为综合治理的主攻对象。茶翅蝽、梨虎象、梨二叉蚜、梨大食心虫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酥梨树势、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是综合治理的重要兼治对象。
1.1 黑恶势力型冬型成虫的发生动态
中国梨木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梨树幼嫩部位的汁液,受害叶片产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为褐色,常引致早期落叶。若虫分泌大量黏液,使叶片、叶果粘连,污染叶、果,并形成霉污,影响树体光合作用,降低果实品质。中国梨木虱以冬型成虫在树皮裂缝、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在3月上旬酥梨花芽萌动时开始出蛰活动,出蛰盛期在3月20日前后。越冬代成虫出蛰活动受天气影响较大,气温较高、天气晴好时,大量越冬代成虫爬出刺吸汁液,交尾产卵,卵主要产在枝条的叶痕处及果台上,4月上旬为产卵盛期。4月下旬至5月初为第一代若虫盛发期,此时梨树刚落花,初孵若虫潜入芽鳞片内或群集在花簇及叶柄基部为害,极少暴露在外。以后各代成虫多将卵产于叶脉凹沟处、叶柄纵槽中及叶缘锯齿间。若虫怕光,喜欢潜伏在阴暗处为害。生长季节若虫多在叶片正反面、叶柄及芽基部刺吸为害,3龄以后若虫分泌大量蜜质黏液及蜡质絮状物,裹住虫体,并常将叶片粘在一起或粘在果实上,若虫潜伏其内群集为害。花后40 d左右,为一代成虫盛发期。麦收前为二代若虫盛发期,此代若虫生活多暴露在外,少数潜藏为害,是全年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麦收后进入全年猖獗为害期,叶片、果面产生大量黑斑,霉状物增多,造成提早落叶及果品质量下降。以后世代交替,虫态混杂。8月份后种群密度下降,为害减轻,9月下旬开始陆续出现冬型成虫。干旱年份,发生为害重;多雨年份,发生为害轻。
1.2 虾类在酥梨的生长特性,易发生落卵虫。据年龄控制,将树
梨小食心虫直接蛀害梨果,并引致腐烂,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和产量。梨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梨树翘皮裂缝中结茧越冬或在树干基部接近土面的根际处或地表面土中越冬,以在树干老翘皮下越冬为主。年完成三代,自6月开始在酥梨上着卵直至果实采收,以8月下旬着卵最多。梨小食心虫各代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前期梨小食心虫对酥梨果实为害很少,后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卵和幼虫期,落卵最多,受害最重,是全年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多雨季节或年份,有利于成虫交尾、产卵及卵的孵化,发生量大,为害重。相反,干旱季节或年份则发生量小,为害轻。
1.3 有利条件发生
梨黄粉蚜以卵在果台残橛、树皮裂缝及树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专害梨属植物,对酥梨裸果的为害主要在萼洼处,发生严重时可蔓延至整个果面。受害果面初期呈黄色稍凹陷的小斑,后渐变黑色,向四周扩大呈波状轮纹,常形成具龟裂的大黑疤,俗称“膏药顶”。梨黄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