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都县的耕地占比约为35.06%,林地占比约为3.93%,其余为建设用地。其中,方斗山以南的中低山地区占比最大,约有82.68%。此外,由于地形特殊和地震频发等因素,还有潜在的危害地质灾害点。目前,丰都县面临着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1.地处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及三峡工程的长治久安。2.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多样,尽管林地比重大,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方斗山以南的中低山地区。3.优质耕地比重较大,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分布稀疏,导致耕
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研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一些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极大地削弱了生态环境的执行能力,对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土地生态敏感性主要指向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敏感程度较高的区域, 当受到人类不合理活动影响时, 就容易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因此, 开展土地生态敏感性研究, 有利于了解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科学确定基础性生态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地资源,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的需求, 以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丰都县为研究对象, 在土地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 运用GIS技术, 开展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划分土地生态敏感性类型区, 并从生态保护与建设角度, 探索土地可持续利用路径。
一、 研究领域的总结
(一) 丰都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丰都县位于重庆中部, 介于东经107°28′03″~108°12′37″, 北纬29°33′18″~30°16′25″之间, 呈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长87 km, 东西宽54 km, 幅员面积2 900.86 km2。丰都县境内以山地为主, 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3/5。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 山脉东北至西南走向, 山脉和丘陵、山间槽谷 (平坝) 相间分布, 最低海拔175 m, 最高海拔2 000 m, 呈“四山夹三槽”之势。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长江自西南向东北从县境中部横穿而过, 境内长度为47 km。属亚热带润湿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冬冷而少雨, 夏热而多伏旱, 春早冷暖多变, 秋凉多绵雨。受气候和植被影响, 土壤类型多样, 以紫色土为主 (数据来源:《丰都县统计年鉴》 (2012年) ) 。
2011年全县辖21个镇7个乡2个街道,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84.2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22.21万人, 农业人口61.99万人。常住人口63.95万人, 城镇人口23.11万人, 人口城镇化率36.1%, 全市排第23位。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9.77亿元, 在全市排第30位。人均GDP15 484元, 在全市排第33位。地方财政收入12.30亿元, 财政支出33.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1.46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6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 991元, 城乡收入比为2.63∶1。搬迁移民10 162人, 生产安置852人, 复建房屋28.65×104m2, 完成移民投资86 721.48万元。丰都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全年到位财政扶贫资金3 909.5万元, 完成15个整村脱贫建设任务, 新启动1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建设工作 (数据来源:《丰都县统计年鉴》 (2012年) ) 。
(二) 土地生态现状。土地的生态特性
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区域地理环境条件, 同时土地利用变化也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2011年, 丰都县土地总面积290 085.90 hm2, 其中:耕地101 713.98 hm2, 园地11 392.51 hm2, 林地146 269.75 hm2, 牧草地7 113.21 hm2, 其他农用地1 099.23 hm2, 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5.06%、3.93%、50.42%、3.93%、2.45%, 建设用地13 607.36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4.69%, 未利用地8 889.87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3.07% (数据来源:2011年重庆市丰都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下同) 。
目前丰都县面临主要的土地生态问题有: (1) 地处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区域, 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及三峡工程的长治久安。区内生态环境脆弱, 地质构造环境特殊, 滑坡、泥石流、暴雨等自然灾害严重, 累计有潜在危害的地质灾害点358个, 其中滑坡点所占比例高达82.68%。 (2) 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多样, 虽然林地比重大, 占总面积的50.42%, 但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分布于方斗山以南的中低山地区。 (3) 优质耕地比重较小, 且分布不均。根据丰都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 全县优质耕地仅占耕地面积的14.11%, 且主要分布在长江河谷两岸、丘陵槽谷地带。坡耕地比重大, 25°以上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耕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差, 抗旱抗涝能力弱, 水土流失严重; (4) 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 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人地矛盾突出。公路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移民城镇建设、采石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 使区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