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12课.pptx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12课.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鸦片战争前:;一条线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两个主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个转变: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 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根本 性转变 四个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 初步探索时期(全面建设/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 “文革”时期(1966-1976)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过渡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背景; 时间;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②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前提,是进行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三大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③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建国后党对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政策及原因;◆“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大改造(1953—1956年);(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2.探索中的失误;;3. 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时期:1966-1976);1956-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失误的原因;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2)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4)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2)内容:;(4)存在的问题: 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旧是小农经济,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实现富农难度大; ② 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低,难以满足工???化的需求。;;;(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南方谈话——改革的方向;;3.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