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备课组编写
第 PAGE 1页
永州市第一中学教案
课题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
2
课程标准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本课通过两个子目(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述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历程。
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新中国的法治进程及其成果,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当代中国法律制定的广泛性和规范性,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培养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民主法治意识,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情操。
【德育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程、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难点: 理解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涵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什么成就?对!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那么,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历程如何?有何其他成就?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新课教学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时期的法治建设有何成就?
自主学习
(1)成就
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2)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建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形成时期有何成就?
自主学习
(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末到21世纪前期,法治建设的完善时期有何成就?
自主学习
(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⑤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⑥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宪法简介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我国法律制定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材料 自新中国成立至2007年底,我国先后将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行政诉讼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物权法等15部法律草案全文公布,征求意见。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从此,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常态。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定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提示:特点:高度重视人民意愿,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人民依法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探究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五四运动》.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11-16.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共23.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公开课23课美术的辉煌.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2324抗日战争.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27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
- 高中历史教学:选择性必修1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择性必修1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择性必修1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docx
- 高中历史教学: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永州四中唐嗣文.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