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 10word.
中药分析 选择(单选、多选、配伍);填空;简答;设计和分析第一章 概论
P1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PPT:以中医药学理论的术语表述其性味、功效和使用规律,并按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P1 中药分析的特点:①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②分析样品的多样性、③化学成分的复杂性、④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PPT:(一)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二)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三)评价中药制剂质量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四)辅料的特殊性;(五)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六)有效成分非单一性】(分析重点:君药、贵重药、毒剧药)
P4 取样的特点:真实性和代表性。 取样方法:四分法、分层取样法
P4 性状:药材的性状系指对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等的规定。
P5 鉴别原则:中药材及单方制剂直接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鉴别;复方制剂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和毒剧药进行鉴别,一般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依次选择药味鉴别;凡有药材原粉入药的,应进行显微鉴别;复方制剂原则上处方 中的所有药味都应该进行鉴别,如有困难,至少要包括处方药味的 1/3;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应该互相结合,从而使各鉴别项目质检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佐证。
鉴别包括:基源鉴别、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P6 检查围绕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纯度和均一性四个方面进行。
P6 药物纯度是指药物纯净的程度,它是判定药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P6 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P7 生物学方法是指对于某些有特殊生物效应的中药,可根据中药的药理活性将药物通过一定的途径给予微生物、动物或动物的离体器官,以观察到的药理作用为判断依据的测定方法。
P7 验证的主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8 个指标。P8 中药含量测定基本原则:
中药材和单方制剂,要明确待测成分是有效成分还是指标性成分,并建立相应的测定方法;
对于含有贵重药材或者毒剧成分的中药,应尽可能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或剧毒性成分的含量, 并且规定含量上下限;
对中药制剂,除上述原则以外,选择测定成分还应注意制剂的生产工艺。
不应选择无专属性的成分和微量成分(含量低于万分之二的成分);不应选择易降解的成分。
含化学合成药物的中药制剂必须建立化学合成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P9 药品质量标准:主要熟悉药典相关内容
《中国药典》(Chp.2010)分为三部。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中药制剂)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和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P9 药品标准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P10《中国药典》(2010)一部的基本结构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P13 凡例的有关规定:
① 1ml:10mg,系指 1ml 中含有主药 10mg;
②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 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 20℃;“冷处”系指 2~10℃;“常温”系指 10~30℃。
③ 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④ “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 98~100℃;“热水”系指 70~80℃;“室温”系指 10~30℃;“冷水”系指 2~10℃;“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或 25±2℃。
⑤ “精密称定”系指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百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约”系指去 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⑥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 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h 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min 后进行。
P15 药典缩写:《日本药局方》(JP);《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中国药典》(Ch.P);《国际药典》(Ph.lnt)。 P17《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第二章 中药分析常用方法
P20 样品的提取:萃取法、冷浸法、回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doc VIP
- 港口危险货物包装专项试卷.doc VIP
- 2024年教师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有关政策解读附件10.doc VIP
- 《电力机车制动机》课件 5-18-1 DK-2无火回送.pptx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PPT课件.pptx VIP
-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体化课程.pdf VIP
- 河南科技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试卷2016–2017第二学期期末试卷C.pdf VIP
- 第十六章-会阴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安徒生童话》推进课.pptx
- 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网络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