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稻田改种为茶园和山地砾质茶园土壤的质量检测与土壤修复与培肥技术
据调查,一些山区茶园被水稻田改造成茶园。改茶虽然在建园时采用了一些排水等措施, 但树势与产量多年来逐渐下降, 且土壤理化性状表现不甚理想, 不利于茶叶产量和制茶品质。因土壤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与茶树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所以, 我们综合开展改茶与山茶土壤理化性状、茶树长势、茶叶产量、土壤障碍的调查分析和修复培肥技术研究, 对茶叶生产及品质提高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改茶园选用本所杨家坦试验区, 为缓坡冲积形成的土壤, 母质类型为沉积物 (母岩) , 面积为3hm2;山茶园选用本所老虎岗试验区, 砾质黄壤, 母质类型为坡积物 (母岩) , 面积为2.5hm2, 分别进行多点采集土壤待测样。2块试验用茶园均有20a树龄, 茶树为祁门群体种, 小气候基本相似, 母质均为千枚岩, 茶园施用氮、磷、钾肥量和管理技术完全一致。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分别为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全氮测定和铵态氮测定采用扩散吸收法;硝态氮测定采用硝酸根电极法;有效磷测定采用盐酸-氟化铵法;有效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pH值测定采用电位法;容重测定采用环刀法;土壤含水率测定采用烘干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制茶工艺指标
首先从地上部表现来看 (见表 1) , 改茶的高幅度几乎要小于山地茶1倍多。其次, 就第2和第3叶百芽重调查结果显示, 改茶要低于山茶的7%和5%。无疑不利于产量与制茶品质。再者, 从地下部分来看, 山茶主根深、壮且发达, 1m土层深处侧根仍有2cm, 且须根布满土层。而改茶根深仅35cm, 侧根少, 耕作层以下侧根和须根有腐烂发黑现象, 因而形成茶树生长不良, 所以导致逐年减产。就鲜叶产量表现来看, 从第五年开始, 改茶比山茶鲜叶产量 (100 kg~550kg) 低5.5倍, 第10a低 (500~800kg) 1.6倍, 至第18a低 (550~950kg) 1.7倍。事实表明, 改茶鲜叶产量明显低于山茶。
2.2 土壤含水量的物理性质
2.2.1 “粗”砂粒级
2块茶园土壤质地差异极大, 1m土层内不同粒级的含量 (见表2) 。山茶砂粒部分占38.77% (其中粗砂0.25mm 21.13%、细砂0.25mm占17.64%) ;而改茶只占8% (其中粗砂为3.55%、细砂为4.55%) , 前者为后者的4.8倍。而小于0.001~0.01mm粒级则表现相反, 又以稻改茶远高于山地茶, 前者为92%、后者为62%。充分表明改茶茶园较山茶粘重。
2.2.2 半风石化砾量对山茶两水重的影响
表3显示, 2块试验地土壤表层容重明显低于深层, 改茶由表入深容重表现为1.1718g/cm3增加到 1.5476g/cm3, 山茶由于半风化石砾含量达35%~47%, 可能有点影响容重测定结果 (1.1879 g/cm3~1.5487g/cm3) , 但变化趋势仍然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山茶含有半风化物, 因此它的空隙性在41%~43%范围, 属于正常状态。而改茶则由表土的51%迅速下降到底层的43%, 空隙率的下降, 造成缺氧状况, 进而引起锰结核和锈斑出现, 也是造成园间积水和茶树根部腐烂发黑的主要原因之一。
2.2.3 块调查茶园土壤排水现状
根据雨前和雨后多次实地调查 (见表4) 显示, 改茶土壤中雨后有积水, 大雨后有严重积水, 但是愈往下愈显干燥, 表明了地表水不是来自于地下, 而是地表排水不良, 土壤质地粘重所致。从当年4~9月份多次调查表明, 2块试验茶园4月下旬水分含量高, 9月中旬含量最低, 又随雨量大小不同, 其土壤含水量呈波浪起伏状增减。山茶变化曲线较平缓, 无明显高峰, 证明排水良好, 未存在土壤积水现象, 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3.67%~16.72%。而改茶水分曲线, 调查10次中有4次高峰, 含水率变化幅度为35.20%~20.40%。改茶土壤积水现象非常严重。
2.2.4 土壤农化特征
(1) 或低于山茶树,土壤总低,平均低,以干草低茶
从表5看出, 改茶土壤0~100cm各层次全氮含量, 都低于山茶, 平均低25.46%。氮素总储量及其存在状态与茶树产量在某种条件下有一定相关性, 因而改茶全氮含量低是影响其产量逐年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对有机质的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 改茶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 低于山茶38.65%, 改茶肥力明显低于山茶。
(3) 土壤铵态氮含量
土壤中呈交换性铵状态存在铵态氮, 是可以为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表5结果显示, 土壤0~20cm改茶铵态氮含量低于山茶11.7倍, 在 20~100cm土层改茶含微量铵态氮, 而山茶仍含有5.1~23.4 mg/kg, 铵态氮含量影响改茶茶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件 第一章 旅行社概述.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加减法练习题精选47.doc VIP
-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电子版教学课本(2025年秋-新教材版本).docx
- 【精选】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2014版).pdf VIP
- 3500个常用汉字整理完整.doc VIP
- 农村狗狗交配的全过程,让你看了有点不可置信.pdf VIP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docx VIP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课件14.ppt VIP
- 8.2 掌握自驾游计调业务 课件《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申银万国行业分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