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导引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至少50%的人在50岁以上的时候患肝或肾囊肿。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压迫临近器官时,可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1~3。小的无症状的囊肿不需治疗,大的囊肿和(或)有症状时需治疗。以往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采用CT导引下的介入治疗,可以代替原来传统的手术治疗。
1 ct导引肝、肾囊肿,病例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我院2001—01~2003—01,在CT导引下对18例肝、肾囊肿21个囊肿行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95%乙醇治疗。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9~78岁,平均54岁。多囊肾1例,为女性,29岁。使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Emotion亚秒级螺旋CT机。穿刺针为18~21G空心穿刺针。穿刺术前需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普鲁卡因过敏实验等。并做增强CT扫描。术前4~6h禁食水。CT导引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患者的体位,肝囊肿患者多采用仰卧位侧前方穿刺,肾囊肿患者多采用腹卧位侧后方穿刺,少数患者取仰卧位侧方穿刺。先做CT扫描,选择穿刺的最佳层面、最佳穿刺点及最佳穿刺角度。穿刺时嘱病人平静状态下屏住呼吸,当针尖刺入皮肤进入囊腔时再做CT扫描,确认针尖进入囊腔后将针固定,抽出囊液,计算抽出量,分送常规检查,包括红、白细胞计数,蛋白定性及脱落细胞检查。再次CT扫描明确囊液抽尽后缓慢注入无水乙醇,用量以抽出囊液的20%~25%计算。术后常规卧床24h,严格观察生命指征。静脉滴注抗菌素3d,酌情适当给予止血药。
疗效:疗效标准分为4级疗效指数,即0、Ⅰ、Ⅱ和Ⅲ,0表示囊肿大小无变化;Ⅰ表示囊腔较治疗前缩小1/3;Ⅱ表示囊腔缩小在1/3~2/3之间;Ⅲ表示囊腔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穿刺体位:肝囊肿患者多采用仰卧位,肾囊肿患者多采用腹卧位。18例患者我们均做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12月。结果见表1。
并发症:本组18例患者,有4例于注入无水乙醇到囊腔时出现局部疼痛,均可耐受,10min后症状消失。本组18例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周围血肿、动静脉瘘、腹膜炎、气胸和感染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2 ct导引下肝、肾囊肿的治疗
CT导引下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的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好、创伤小,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前需经影像学确诊为肝、肾囊肿。肝囊肿需与肝脓肿、肝包虫病等鉴别;肾囊肿需与肾囊性病变(肾囊性腺癌、肾盂憩室)鉴别,肾上极肾囊肿有时需与肾上腺囊肿鉴别。当难以作出确定诊断时,可先做诊断性穿刺活检,再决定是否做介入治疗。硬化剂种类有石炭酸、碘本酯,尿素氢化胆乳酸,二甲胺四环素盐酸盐和无水乙醇等。无水乙醇在介入放射学中已广泛应用,价廉而不良反应小。我院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用量以抽出液的20%~25%为宜。无水乙醇治疗肝、肾囊肿的机制为使囊肿的上皮细胞凝固、沉淀、脱水,破坏细胞并起收敛作用。无水乙醇选择性地使肝、肾囊肿壁上皮细胞固定,使细胞失去分泌能力,于1~3min内上皮细胞死亡,4~12h无水乙醇慢慢地渗透囊肿包膜,使囊肿收敛、缩小以至消失。无水乙醇对肝、肾实质无不良影响。
CT导引下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有直接和导管法两种。导管法的优点是易将患者翻动,有利于将囊液抽尽,不足之处是操作较繁琐,囊壁穿刺孔大,注入无水乙醇时易反流到肝、肾包膜下引起疼痛,疼痛强烈时不得不终止注入酒精,影响疗效。基于上述情况,我们采取直接穿刺法,进针应在囊肿的下部,以便将囊液抽尽。同时在拔针前再注入少量乙醇保留,拔针后嘱患者仰卧、左、右、侧卧位各5min,使保留的乙醇均匀地与囊壁接触,有利于提高疗效。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选好穿刺层面、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角度。穿刺抽吸手法要轻、准、快,要将囊肿内囊液尽量抽尽,分隔囊肿需改变进针方向依次穿破和抽尽囊液,否则会稀释乙醇,影响疗效。注入乙醇到囊腔是疗效的关键一步。为了减少或避免注入乙醇时疼痛的发生,操作时最好一次穿入囊腔,避免反复穿刺。注入乙醇的速度要缓慢,太快会引起账痛,甚至乙醇外渗到肝、肾包膜下引起剧烈疼痛。一旦出现疼痛症状,要减慢乙醇注入速度,或暂停数分钟,待疼痛消失后再注入无水乙醇。亦可采取向腔内注入2%普鲁卡因5~10mm,保留2~3min后将注入的普鲁卡因抽出,或肌肉注射止疼剂,之后再注入乙醇到囊腔。Drudi等报道31例有症状的肾囊肿中30例做治疗,囊液抽尽后注入囊腔内乙醇量为抽出囊液的1/5,保留20min,之后用盐水冲洗,再用10%抗蛋白酶酞纤维溶液注入囊腔保留,注入量为抽出液的1/10。追踪观察18月,100%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囊肿完全消失的4例(13%),26例(87%)囊腔缩小6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