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
处理
· 患者张辉,男,34岁,已婚,因“反复胸闷、气促 2年,加重10 天于2018年3月7日入院,诊断为: 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3级)。医嘱给予0.9%氯 化钠32 ml+多巴酚丁胺180mg 以2ml/h 泵入。8日 穿刺处血管发红,喜辽妥涂抹,后未重视,宣教 不到位, 15 日穿刺处血管发红并可触及条索样静 脉,疼痛不明显,改用硫酸镁+地米+利多卡因湿 敷,16日穿刺处红肿面积扩大,上报静疗小组后 改喜疗妥或肝素钠软膏涂抹,患肢停止输液。18 日症状明显好转。
2
上课 啦 ! !
3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4
目,录
6
静脉血管结构及功能
图8-29 动脉、静脉管单结构模式图
病理在线
7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
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 留置刺激性大的管道时间过长,引 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或在输 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 静脉感染。
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的病人80%发生
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的发生机制
静脉渗透 性增强
白细胞
侵润
改变
损伤局部血小板 形成血栓
前列腺素E1.E2
静脉局部内膜
损伤内皮细胞
疼痛
致病因子
第一步
第二步
9
静脉炎的发生机制
释放组织胺 静脉收缩,
官腔变窄
使炎症 进一步
发展
血流缓慢
第三步
第四步
结果
10
发生静脉炎的例数
X100= 外周静脉炎发生率%
外周留置静脉导管的总例数
INS 规 定 外 周 短 期 留 置 针 静 脉 炎 的 发 生 率 : 为 5 %
或 小 于 5 % 的 范 围 内
静脉炎的分级
XNS 静脉炎发生率标准计算公式:
11
等级
临床标准
0
无临床症状
1
穿刺部位发红,伴有或无疼痛
2
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
3
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
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及到条索状的静脉,长度大于2.5CM
脓液流出
静脉炎的分级
静脉炎量表
评分
观测
0
静脉穿刺部位正常
1
下列中一项明显:
靠近静脉注射部位微痛或静脉注射部位轻微发红
2
下列中两项明显:
静脉注射部位疼痛;红斑;肿胀
3
所有下列症状均明显:
沿着套管路径发生疼痛;硬化
4
所有下列指征是明显且广泛:
沿着套管路径发生疼痛;红斑;硬化;
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5
所有下列指征是明显且广泛:
沿着套管路径发生疼痛;红斑;硬化;
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发热
静脉炎的分级
视觉化的静脉炎
13
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14
静脉炎的分类
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15
化学性静脉炎—原因
原因
药物因素
直接毒性作用 药物的酸碱度 工型变态反应
药物浓度高 输入速度快 刺激的时间 渗透压等等
16
酸碱度:血液PH值7.35-7.45,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 会损伤静脉内膜, PH6.0——8.0 内膜刺激小。
化学性静脉炎——原因
PH值不同是药物配伍禁忌的主要原因
PH值为4.5的溶液100%诱发严重的静脉炎
7.35-7.45
6-8
强酸 4.1
强碱 9.0
17
化学性静脉炎—— 原 因
渗透压:溶质浓度低的腔隙中的水向溶质浓度高的 腔隙中转移为渗透
·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 mOsm/L
· 285 mOsm/L 是等渗标准线
·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 低渗溶液:240 mOsm/L
·等渗溶液:240-340 mOsm/L
· 高渗溶液:340 mOsm/L
18
药物
PH值
药物
渗透压
环丙沙星
3.3-4.6
20%甘露醇
1100
长春新碱
3.5-5
50%GS
2526
氯化钾
5.0
右旋糖酐
2000
表阿霉素
3.0
造影剂
1000
环磷酰胺
3.0-9.0
PN
1100-1400
盐酸多巴酚丁胺
3.5
山莨菪碱
3.5-5.5
妥布霉素
3.5-5.5
5%-10%葡萄糖
3.2-5.5
葡萄糖氯化钠
3.5-5.5
培氟沙星
3.5-4.5
林克霉素
3.5-5.5
利多卡因
3.5-5.5
阿托品
3.5-5.5
洛贝林
3.0-3.5
间羟胺
3.0-4.0
多巴胺
3.0-4.5
胰岛素
3.5-5.5
法莫替丁
2.5
维生素B6
2.5-4.0
维生素B1
2.5-4.0
诺氟沙星
3.5-4.6
肾上腺素
2.5-5.0
替硝唑
3.5-5.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