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湖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示范
太湖是中国的第三个淡水湖。太湖流区是中国经济中心和城市密集地区。0.4%和3%的太湖流区创造了约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约20%的税收。2010年,太湖流区gdp从2000年的9717亿转移到20380亿,人口从4264万转移到4710万。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如果不加强管理,采取适当的措施,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未来的“五一”期间,如何全面加强太湖及其流域的水环境综合处理和水质改善,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使用和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政府和公众越来越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草案(资源环境领域)和国务院《实施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决定》,科学评价和环境保护是国务院的具体要求。本文根据太湖及其盆地水环境的现状和趋势,总结了“15”水环境管理的经验,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介绍了太湖流区水环境处理和生态恢复工程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1 在太湖及其流域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和原因分析
1.1 太湖流域的主要环境污染
1.1.1 水质恶化的原因
自1990年代出现大规模藻类水华并诱发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来,太湖富营养化引起了各级政府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先后开展了“零点行动”、含磷洗涤剂禁用、“引江济太”等水环境改善措施,对遏制水环境恶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流域内河湖水质仍然未得到根本改善.目前太湖流域河流水质全年综合评价超标河长为84%,大部分为V类和劣V类,特别是总磷(TP),污染十分严重.2001-2005年监测结果证实,主要入湖河流与湖荡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如太滆运河(黄埝桥)TP由0.091 mg/L上升到0.252 mg/L;武进港(姚巷桥)TP由0.073 mg/L上升到0.171 mg/L,氨氮浓度达1.86 mg/L,也处于超标状态.地处上游的湖荡如滆湖总氮(TN)由1.940 mg/L上升到3.927mg/L,TP由0.081 mg/L上升到0.150mg/L;长荡湖近3年来TN由1.23 mg/L上升到1.82mg/L,TP由0.136 mg/L上升到0.194mg/L.上游入湖河流和湖荡地区水质持续恶化直接导致太湖入湖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据统计,1987年,入湖TP仅为1326.69t,TN为26020t;而到2002年,分别达1890t和44600t.受入湖污染物增加的影响,太湖水体中的TP、TN含量在2001-2002年曾一度有所下降后,继续呈上升趋势(图1).尤其是大浦口水域近四年TP、TN浓度上升速度较快.此外,太湖湖心藻类叶绿素a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均值超过或接近20μg/L,可见藻类水华已经由梅梁湾向湖心、东太湖扩展,因此,太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依然十分严重.
1.1.2 污染源的影响
早期的工业污染和目前仍然存在的农药、集约化畜禽养殖中激素、抗生素的使用,导致了新的湖泊复合污染问题.虽然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处于微量或痕量水平,但由于生物积累与放大过程和多种污染物的联合效应,给饮用水安全、水产品品质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有关检测表明,目前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检出优先控制污染物21种,表层水检测到3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态毒理学检测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毒性.太湖鲤鱼肌肉中曾检测到二恶英毒性当量达3pg/g(ww)(欧盟制订的食品标准中规定为4pg/g(ww)).五里湖疏浚底泥堆场中,在堆泥前植物体内不存在的多环芳烃(PAHs),如苯并[a]蒽和屈等,在堆放底泥后被检出,说明这些物质来自于疏竣底泥的污染.堆场使用8个月后,生长其间的植物体内PAHs含量增加6倍,显示了强烈的累积作用.因此在湖泊治理过程中,在控制营养盐的同时还应关注微量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去除.
1.2水环境污染加重的原因分析
1.2.1 城镇面源污染
岸的乡镇工业产值翻了2-3番,因此,尽管实施了达标排放,但排放总量却不断在增加.如常州市2004年全市工业COD排放量达到43000t,整个区域每年有近10×108t的工业污水未经妥善处理排入河道和湖泊.太湖流域的城市化过程导致人口急剧增加,2005年流域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6.5%,人口密度达1000人/km2,再加上数百万流动人口,城镇面源污染TN、TP增加量最高达20%.全流域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2.2×108t,成为流域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1.2.2 农业固体废弃物如何排放入湖
农村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随径流进入沟渠和河流,最后进入太湖.据测算,2004年仅常州市氮肥流失量就达到9233t,磷肥流失量为1103t.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而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置以及污水管网水平却严重滞后,随着雨水冲刷进入河流.更值得关注的是环太湖流域有大约2000多家集约化畜禽养殖场,85%的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