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山与南京淮海路刻经处.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仁山与南京淮海路刻经处 南京淮海街的小巷是扬州广陵古籍印刷公司和四川德格印刷公司以“中国雕塑印刷技术”为藏品的金陵版。 金陵刻经处位于南京闹市淮海路与延龄巷交界处,淮海路35号,前身是晚清学者杨仁山于同治五年(1866)集资创办的金陵经书处。其地址先在北极阁,后迁花牌楼(今太平南路)常府街(后为南京饴糖厂,15年前常府街未拓宽时花厅尚存),1897年改今址,“永远做刻经流通经典之所”,原为杨氏私宅(居士道场)并宅基地约六亩二分,房舍60余间。它乃近百年来享誉海内外的收藏、木板刻印、编校、流通佛教经典图书资料和出版中心,目前是直属中国佛教协会的宗教文化机构。 杨仁山(1837-1911),名文会,祖籍安徽石棣(今石台县),自幼颖悟,博学能文,早年立志习孔、孟、老、庄诸子之业,并学天文、舆地、历算、音韵等。他精通多国语言,因其父与曾国藩同榜进士,故先后在光绪初年随外交家曾纪泽(曾国藩长子),以参赞身份出使英、法等国。因此,他既饱含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底,也洋溢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精神。晚清不少维新人士如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陈三立等,都同他交往密切。戊戌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所著《仁学》,就是1896年在刻经处写成的。 杨仁山27岁那年,因感染时疫,始接触佛法。此前曾有一老尼授他一册《金刚经》,但怀归展读,卒难获解。病愈后,他检读《大乘起信论》,爱不释手,竟连读五遍,遂窥得奥旨,并对佛教产生兴趣,从此淡泊功名、广求佛经,研究佛学,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也有传说杨仁山创办金陵刻经处与感情经历有关。杨仁山本人相貌堂堂、聪明能干,可妻子却是一张麻脸、悍若河东狮吼。传统文化让人迂腐,他年轻时认为,如果在容貌上过于计较,那就不是娶妻,而是玩弄女性。后来在杭州遇到一位红颜知己巧姐,才明白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感觉。按当时风尚,他本可娶她为“并妻”,只因夫人生了儿子,母亲又出面干涉,才使这对有情人未成眷属。世界上有许多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也许正是爱情的终身遗憾,才让他把刻印经书、整理佛典作为终身追求。 其遗著有《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佛教初学课本》、《观无量寿佛经略论》、《论语发隐》、《孟子发隐》等,共计23卷、11册、1函。 1866年,杨仁山移居南京,当时江南久历兵燹,加之太平天国狭隘的宗教政策,使佛教典籍损毁殆尽,甚至连最普通的《无量寿经》和《十六观经》也难以觅得。这使他深感只有佛典广为流通,方能弘扬佛法、普济众生,遂与志同道合的王梅叔、郑学川等人募捐集资,创办金陵经书处,经营刻经事业。刻经处草创时期,设写手1人、刻手7人、主僧1人、香火2人。发起人中,以曾创扬州砖桥“江北刻经处”的江都郑学川赞助最力,而杨仁山“乃就金陵差次,擘画刻经。日则董理工程,夜则潜心佛学,校勘佛经而外,或诵经念佛,或静坐作观,往往至漏尽就寝”。 杨仁山赴欧期间,曾与到英国留学的日本佛学家南条文雄结为知友,南条文雄代杨仁山从日本寻回中国自唐末五代以来久已散佚的各种重要典籍300余种,如《中论疏》、《百论疏》、《因明入正理论疏》等,均加刻印流布。其中,失传已久的北魏昙鸾著《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改名《往生论注》加以刻印,后收入《汇刻古逸净土十书》。杨仁山认为日本出版的《卐续藏经》,以博采为旨,忽视甄别工作,乃立志组织编刻《大藏辑要》,选佛典460部、3300余卷,进行严格的校订。他同时编定经目,将藏经内容分为华严、净土、法相、般若、法华、涅槃以及传记、纂集、弘护、旁通、导俗等21部,各部列举代表著作数部,还把在国内搜求到的100多种日本所无的佛典疏注,提供给日本藏经学院汇编《续藏经》,留下中日佛学文化交流的重要一页。 1907年刻经处设佛学堂——祗洹经舍,聘苏曼殊讲授梵文和英文,培养出太虚、仁山等一批高僧。1910年同人推举杨仁山任会长,创立佛学研究会,成为中国佛学院的先河。 佛像版画雕工精湛也是金陵刻经处的一大特点。金陵刻经处现藏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慈悲观音像》、《灵山法会》等18种佛像雕版,均是杨仁山于同治、光绪年间参照《造像量度经》等资料,延请南京著名刻工潘文法、甘国有、姜文卿精心刻制完成的。尤其是由群像构成的《灵山法会》,人物形象多达97人,画面几无虚隙,却层次分明、章法严整,人物神情各异,艺术价值甚高,堪称我国佛像版画之绝品。 1911年杨仁山逝世前,嘱咐刻经处事业由其弟子欧阳竟无、陈樨庵、陈宜甫3人分别负责编校、流通、交际等工作。杨仁山去世后,后人按其“经版所在,即灵柩所在”的遗愿,将他安葬在刻经处深柳堂后,立塔为志。1914年,欧阳竟无在刻经处成立研究部,聚众讲习,兼事刻经。从学者有姚柏年、吕澂等人。1937年南京沦陷前夕,欧阳竟无率领他于1922年创办的支那内学院的弟子入四川江津继续办学。日伪时期,刻经处经版、房舍损毁殊甚。此后刻经处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