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藏嘎拉金矿床成矿流体h-o-c-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三大巴士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复合造山带,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邓军等,2011b)。作为吸收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应变的构造调节带(Dewey,1988),三江数个构造剪切带内发育了一系列金矿床,以哀牢山金矿带和甘孜-理塘金矿带为代表(邓军等,2010a, b, c)。嘎拉金矿床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图1),与区内的雄龙西、阿加隆洼、西冲龙、曲开隆洼等金矿床/点(郇伟静等,2011;张屿等,2012)构成了川西重要的金属成矿带。该矿带有着与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类似的构造演化背景,具备造山型金矿发育的有利条件;但其地处三江特提斯最东缘,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至此应力的传递已大大减弱(薛啸峰等,1984),造成其成矿特点有别于哀牢山造山型金矿带;同时该结合带也是脆-韧性剪切带型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集中分布的地区(邹光富,1993;侯增谦等,2004)。相对于哀牢山成矿带(Geet al., 2009;杨立强等,2011),甘孜-理塘成矿带的研究明显薄弱,因此,在该区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非常必要。
嘎拉金矿自1989年发现以来,许多研究人员对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做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矿床地质特征的基本描述和矿床成因探讨,并进行了少量的矿床定年工作(李开元等,1993;张建龙和付小方,1993;尹显科,1995;付小方和赵勇,1996;张能德等,1998;刘秉光等,1999)。进入21世纪,对嘎拉金矿的研究则主要是从甘孜-理塘金矿带的整体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付小方和应汉龙,2003;夏廷高,2006;邹光富和毛英,2007;尤世娜,2007;郇伟静等,2011)。总体上,嘎拉金矿床目前的研究程度仍相对较低:目前公开发表的论文缺乏该矿床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矿流体的演化规律不甚清晰;该矿床的成因亦有典型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李开元等,1993;张建龙和付小方,1993;邹光富和毛英,2007)、剪切带蚀变岩-硫化物型金矿床(尹显科,1995)以及蛇绿混杂岩建造中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晏子贵,2006)等多种观点。这不仅限制了对甘孜-理塘结合带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的总结,而且制约了三江特提斯构造演化在其东缘南北段不同成矿响应的对比研究、对整个复合造山与成矿系统演化的精确刻画。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研,从同位素地球化学入手,厘定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来源,分析成矿的成矿背景和成因类型,进而探讨嘎拉金矿的成矿过程。
1 区域和矿区的地质特征
1.1 晚三叠世表现
甘孜-理塘结合带北起德格三岔河,向南经玉隆、甘孜、理塘至木里,后转向西延哈巴雪山、玉龙雪山西侧至剑川,在乔后与金沙江断裂带交接;断裂带宽10~15km,延长约为700km,呈北窄南宽的反S型(图1)。该结合带也被称为甘孜-理塘裂谷带、甘孜-理塘断裂带或缝合带,是一个长期演化的复杂构造带,属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及扬子陆块与义敦岛弧拼接、碰撞的缝合线。晚二叠-早三叠世表现为大洋裂谷;晚三叠世其洋壳向西俯冲,产生高压变质带,并在其西面形成沟弧盆体系;晚三叠世末弧-陆碰撞,燕山期发育陆内褶皱带及其重熔花岗岩;第三纪发育断陷盆地和推覆构造带;现今主要表现为逆冲推覆、平移剪切带(张能德等,1998;侯增谦等,2004)。
结合带出露地层为一套被构造改造的蛇绿混杂岩,包括卡尔蛇绿岩组和瓦能蛇绿岩组(付小方和赵勇,1996)。其中,卡尔蛇绿岩组为一套构造变形强烈的灰色变质碎屑岩和硅质岩,并夹外来的绿片岩、石英岩和志留纪岩块,代表晚二叠-中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俯冲形成的混杂岩;瓦能组则为具洋壳属性的蚀变基性火山岩夹硅质岩以及砂板岩,局部夹大理石(夏廷高,2006)。
区域内三叠系广布全区,出露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0%,主要由三叠系上统拉纳山组(T3l)、图姆沟组(T3t)、曲嘎寺组(T3q)组成,第三系和第四系仅零星出露(张能德等,1998)。在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下,使三叠系的原岩为砂岩、泥岩、基性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变质为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绿片岩及结晶灰岩等区域变质岩;总的趋势为从西向东、从南到北,变质程度逐渐降低,千枚岩亚带被板岩亚带所代替。综上岩石组合特征,本区变质相属低温、低绿片岩相,属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单相变质产物(夏廷高,2006)。
1.2 控矿构造及构造特征
嘎拉金矿床位于甘孜-理塘结合带北段由NW向SN的转折部位, 矿区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曲嘎寺组(T3q),主要是一套由透镜状、条带状超基性岩、层状辉长岩、辉绿岩墙、玄武岩、硅质岩、深水浊积岩及结晶灰岩组成的蛇绿混杂岩。按构造-岩石共生组合特点,由NE向SW可以划分为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