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梦的奇幻扭曲的人物灵魂,美国梦的持久与幻灭评阿瑟·米勒及其剧作《推销员之死》
阿斯泰勒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与当时的另一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tanasi)在美国戏剧生涯中竞争。同威廉斯反映的色情、暴力、和美国南方的独特传统不同,米勒反映的主题通常涉及当代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各种被扭曲的灵魂以及父子兄弟之间爱恨交织的矛盾关系。
米勒1915年出生于纽约曼哈顿一个中产家庭,但其父于1929年破产,家庭从此衰落,举家迁往布鲁克林。米勒先后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美国社会中下层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为他日后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在1934年米勒依靠自己省吃俭用进入密歇根大学读书。在就学期间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黎明的荣誉》(1936)和《没有坏人》(1937)使他在戏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并使他获得了学院设立的霍普伍德奖。从此米勒走向了他所热爱的艺术创作之路。
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米勒进入丰产创作时期。1944年《鸿运高照的人》是米勒第一次在百老汇公演的作品。1947年米勒第一部影响较大的作品《全都是我的儿子》使他问鼎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此后米勒又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问题剧,使他多次获得此项奖。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1949)获纽约戏剧家协会奖和普利策双项大奖,并与奥尼尔的《进入长夜的漫长旅程》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并称美国最杰出的三部戏剧。这一切都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剧评论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米勒的艺术成就在其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中达到了颠峰,“它描写了小人物威利·洛曼的渴望和自我毁灭,并由此抨击了重表象不重事实、以金钱为尺度、诱使人们不择手段去出人头地的美国梦”(李公昭,2000:587)。剧中的主要人物威利·洛曼是一个深信美国梦的推销员,他认为自己只要勤奋工作、对人友善就能沿着社会的阶梯爬上去,变得有钱,受人尊敬。他的这种成功的梦想象彩虹一样虚幻,但却象天上的星星一样引人注目。威利的两个儿子比夫和哈比也象他们的父亲那样被美国梦所左右,成了美国梦的牺牲品。
美国梦是美国社会的现代童话(Clurman, 1977: 212-213)。在美国还是新世界的时候,人们认为美国到处有机会,满地是黄金,只要你俯身拾取,你就会一夜致富。到了二十世纪,Horatio Alger 又给美国梦添上一抹神秘的玫瑰色彩:以银行职员出身,靠勤奋工作娶了董事长的女儿,最后自己也成了银行董事长的现代“男灰姑娘”似乎为人们展现出生活拓展的无限可能性。美国梦的无限膨胀也使太多的人失去理智,觉得成功垂手可得,用不着自己付出些什么。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又为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不幸的隐患。然而美国梦确确实实深入了美国人的灵魂,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成功的代表是威利念念不忘的哥哥本。本十七岁时去了非洲丛林,靠不择手段的竞争二十一岁出来时成了拥有钻石矿的百万富翁。对威利来说他的哥哥本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命运非常肯定,即我就要成为有钱人。本曾经邀请威利去阿拉斯加淘金,威利为了家人拒绝了,成了一名推销员,但威利一辈子都为放弃这个发财的机会而后悔不已。本的形象,这个美国梦的化身如同鬼魂一样总是萦绕在他的脑际,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威利的身心。威利又不断地向两个儿子比夫和哈比灌输成功的梦想,使得比夫和哈比在人格上也深受美国梦的戕害。
威利是一个全身心地接受美国梦的现代人,梦寐以求发财致富。作为一个优秀的推销员,一个好父亲,一个忠于自己妻子的好丈夫,被大家广泛爱戴。他对家人吹嘘他在外地推销时赚了很多钱,在途中结识了多少大人物,甚至在“新英格兰的任何街道他可以随意停车,而警察会象保护自己的车那样保护它。”(Miller, 1949: 31)在见买方客户时从不排队,只要别人知道威利·洛曼来了,他就可以径直往里走。然而,严酷的现实却远非如此。威利为公司的推销工作走南闯北三十六年,六十多岁时公司也没有给他保底薪水,只给他销售提成,而当年与他有交往的客户不是退休就是已经故世。此时威利出去推销开车七百英里却不能拿回家一分钱,但为了自尊又不能对妻子实情相告, 只得每周向朋友查理借五十块钱来偿付买房的分期付款,还要说是自己赚的, 这种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剧中另一位频频出现的关键人物是波士顿旅馆的女人。她的笑声虽然提醒我们威利不忠实于自己的家人,但她所讲的话却道出了威利作为推销员的苦衷:即下次你来“我让你直接同买方客户接洽,再也不用坐冷板凳了。”(Miller, 1949: 116)由此可知,威利的情妇不仅是为了排遣常年离家在外、远离亲人的旅途寂寞,更是威利为了推销商品,为了讨好买方客户的女秘书而拉生意的手段。威利送她昂贵的丝袜作为推销的敲门砖,而她也成了威利无数次推销旅途的缩影。这就是威利回家以后看见妻子琳达补袜子总是那么敏感内疚的原因。作为一个没有保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