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设计
内容要点: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
认知提示:
1.学什么
秦的暴政的表现;陈胜吴广起义过程、结果;刘邦、项羽起义及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的过程、结果。
评价秦始皇。
2.学到什么程度
能准确说出秦暴政的表现;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意义。
能准确说出巨鹿之战项羽胜利的原因,刘邦推翻秦朝统治。
准确说出秦楚汉之争的过程、结果及刘邦获胜的原因。
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3.如何学
通过阅读教材及分析材料,能准确说出秦朝暴政的表现与秦朝灭亡的关系。
通过阅读教材及分析材料,能准确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及意义。
通过阅读教材及分析材料能准确说出刘邦项羽起义与楚汉之争的区别,正确分析刘邦获胜项羽失败的原因,知道得人心得天下的道理。
能通过学习,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
本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分别是:“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本课紧承第9课内容,讲述秦国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统治帝国中所埋下的隐患,最终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秦朝灭亡后,西汉登上历史舞台。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对于学生理解秦汉历史发展的脉络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学生对此历史事件应当是耳熟能详,由于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其七年级学生接触历史学科学习的事件甚短,史料阅读能力和历史事件概括能力皆有待提高,因此本课在讲解中应注意运用图片、故事和史料的教学资料,辅之以细致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
1.了解和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和秦朝灭亡的时间,通过《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历史地图的展示,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概况。(时空观念)
2.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以此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
3.通过史料研读和分析,感受秦朝的暴政,探究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史料实证)
4.知道巨鹿之战、楚汉之争。明白巨鹿之战的作用,感受项羽破釜沉舟的气概,理解项羽刘邦楚汉之争与农民起义性质的变化。(历史解释)
5.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认可。(家国情怀)
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难点:理解秦的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①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这一内容是理解后面两个子目的基础。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具有首创精神,影响深远,因此将其列为本课重点。
②秦朝灭亡的原因,教材上没有直接提到,特别是学生在理解根本原因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列为本课难点。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霸王别姬】
歌词中的西楚霸王是谁?他是因为哪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而闻名天下?他在与谁争夺皇位时兵败自刎?这段历史被称为什么事件?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来了解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自然切入课题。)
【讲授新课】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秦的暴政
【整体感知,规律探究】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但他的统治也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
[播放视频]观看视频,初步了解秦的暴政,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2、秦的暴政与秦朝灭亡有何关系?
1.秦始皇暴政的表现:
结合材料,总结概括出秦朝实行暴政的表现。
材料1: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 ——《汉书·食货志》
材料2: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3:(秦朝)丁男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上吊)于道树,死者相望。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4:逃兵役,夷三族。(杀父族、母族、妻族) ——《秦简》
材料5: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止(趾),又黥以为城旦;不盈五人,盗过六百六十钱,黥(qínɡ)劓(yì)以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到二百廿钱,黥为城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Unit 3 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pptx
- Unit 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pptx
- Unit 4 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pptx
- Unit 7(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ppt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二单元《声》单元概述 大单元教学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docx
- 第六单元《质量和密度》单元概述 大单元教学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docx
最近下载
-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定位抓取系统设计.doc
- 江苏 家用燃气表箱及户外燃气管道安装工程量清单预算书及招标文件 cad施工图及综合单..docx VIP
- 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美发沙龙商业计划书.pptx
- JESD79-5_4_3DDR5DDR4DDR3精解_最新版学习手册.pdf
- 2022《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读后感.docx VIP
- 农村2层半双拼自建房设计图效果图.doc VIP
-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大单元教学设计 .pdf
-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件-酸碱盐复习课(市一等奖).ppt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动态电路分析与计算(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