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启超学术地位的回顾与反思
今年2月23日,现代学术和文化大师梁启超宣布成立140周年。梁启超56岁不幸因病去世, 然而他度过的却是有声有色、波澜壮阔的一生。他22岁就同康有为一起发动声势浩大的“公车上书”, 23岁就担任上海《时务报》主笔, 至其逝世前, 重病住院仍著述不辍。其遗著《饮冰室合集》达四十册, 总字数达1 400万字左右。其著述涉及史学、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民族、宗教、法律、教育、伦理等异常广阔的领域, 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梁启超的成就得到很多同时代人和后人的赞誉,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客观情况又是复杂的。由于梁启超著述宏富, 领域广阔, 要对其思想和学术作全面、中肯的评价, 殊非易事。加上, 梁氏所处的时代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时代, 即他常称的“过渡时代”, 新的进步的东西, 和旧的落后的东西相杂陈, 有时是纠缠在一起, 不易别拣。梁氏本人又爱讲真话, 常解剖自己, 坦陈自己的弱点, “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昔日之我战”。本来时代变化迅速, 他又极勇于接受新思想, 因而改变原先看法。这样容易授人以柄, 把他视为“浅尝多变”。由于上述原因, 对梁启超历史地位的评价, 实际上存在较大分歧。比较典型的是梁漱溟先生的言论。1929年梁启超逝世后, 梁漱溟写有《纪念梁任公先生》一文, 一方面, 称誉梁启超的主要成就“在迎接新世运, 开出新潮流, 撼动全国人心, 造成中国社会应有之一段转变”, “任公无论治事和行文, 正如韩信将兵, 多多益善, 自己冲锋陷阵所向无前”。另一方面, 他又说梁启超的贡献主要在事功, 不在学术, “学术上的成就, 量过于质”1。
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 人们看到, 多家出版社争相重印梁启超著作的单行本, 且一再畅销, 报刊上的学术论文对梁氏的言论引用最多, 有关研究梁启超思想和学术某一方面的专著和博士论文接踵而出。这恰恰证明, 历经一个世纪左右岁月的考验, 梁启超的著作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是, 在有的评论近代学术史的论著中, 却时能见到有的研究者突出王国维、胡适、钱穆等学者的贡献, 而隐含将梁启超列在次一等地位的用意。
笔者认为, 要恰当评价梁启超的历史地位, 需特别注重其对近代学术文化发展关系重大的成就。这就是: (一) 开启近代学术的新潮流, 推动学术格局的根本变化; (二) 提供了近代学术的新范式; (三) 恢宏与专精二者兼擅, 晚年撰成了多部传世之作。通过剖析这三项, 我们就可以明确地得出“梁启超是近代学术文化杰出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的结论。
一、 观新史学,推动人类进化
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新史学》一文, 是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公认的宣告20世纪学术新时代到来的响彻大地的春雷。
何以《新史学》如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因为, 它在中国社会和学术跨入近代的关键时刻, 划清了新时代史学与旧时代史学在历史观指导上、在著史的目的和内容上彼此的界限。历史观是人们观察历史总的指导思想, 是关于历史演进的总特征, 关于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关于历史进程的动因等根本问题的基本看法。历史演进的阶段发生质的变化了, 历史观也必然要产生质的飞跃。梁启超指出:中国旧史学虽号称发达, 但千百年来, 封建思想严重阻碍了史家创造性的发展, 致使历代撰史者墨守成规, 不求变革。“《史记》以后, 二十一部, 皆刻画《史记》, 《通典》以后, 而八部皆摹仿《通典》, 何其奴隶性至于此甚耶?”梁启超分析造成这种因袭模仿痼疾的根由, 一是因为专制统治者的钳制, 使旧史家唯恐触犯朝廷;二是因国民意识的不发达, 以致“认为历史是朝廷所专有物, 舍朝廷外更无记载”。旧史家不懂得史学的可贵, 乃在于通过叙述人群的进化, 培养民众爱群善群之心、进取意识和爱国精神。他们不去思考历史事件造成的影响, 不去探究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尤其将人物与时代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过来, 不明白人物只能作时代的代表, 却反过来把时代作为人物的附庸。结果, 旧时代的正史便成为人物传的汇集, 甚至人至上千, 卷次数百, “如海岸之石, 乱堆错落”。读史者更无法明白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 不了解历史演进之内在的原因。
梁启超切中要害地指出, 造成旧史陈腐落后的根源, 正在于完全违背国民意识和进化观念。“盖从来作史者, 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 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夫所贵乎史者, 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 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 旧史界却“未闻有一人之眼光能见及此者”。由此而造成旧史“四蔽”、“二病”:“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能因袭而不能创作”。致使二十四史简直成为二十四姓之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982007年中国林化产品对外贸易特征及产品结构分析.docx
- 《全史代史》十国世家考.docx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的思考.docx
- 《管子》的五行说体系.docx
- 《赫尔辛基桥院长》中的悲剧原型.docx
- 不同时间赤霞珠叶片和根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docx
- 中、上扬子地区地质结构类型及成因分析.docx
- 中国县城的变迁.docx
- 中国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docx
- 中法文化年康熙大枣展综述.docx
- 2025至2030中国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行业语音识别准确率及用户习惯培养分析.docx
- 城区综合管廊工程规划设计方案.docx
- 2025至2030中国生物降解塑料政策驱动型市场供需博弈及投资逻辑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中水回用市场创新策略探析及全景深度剖析研究报告.docx
- 城区综合管廊工程申请报告.docx
-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培训课件.pptx
- 城区综合管廊工程投资计划书.docx
- 第课红色的画讲课教案(2025—2026学年).docx
- 2025-2030铁矿石运输市场占有率调查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联合体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