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崖墓的汉代建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江崖墓的汉代建筑 元江位于四川三台县和中江县的交汇处。郪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曾为蜀王朝治下的郪国的首邑,因而传下了“郪”这样一个古老的地名①1。从汉代到南朝前期,除去西晋一段不长的时间外,这里都是郪县治所②2,所以才在今郪江场周围留下了大量汉代崖墓等遗存。 郪江崖墓为数众多,已暴露的崖墓就有数百座,其总数最少也在千座以上。崖墓多成群分布在郪江场周围的沟湾山麓,大致以家族为单位呈一字排列。一群崖墓一般都经过统一规划,墓与墓之间距大体相等。墓葬排列很密集,有些墓葬耳室间仅隔很薄的石壁。盗墓者在开启一座墓的封门后,凿壁穿洞,从一墓口进入而连盗数墓③3。现已发现的崖墓古代就已被盗多次,墓门洞开,后世好事者钻入猎奇觅宝,其殉葬物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这些崖墓中的建筑形象及其雕刻了。 郪江崖墓的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其小者仅凿一容棺的单室,墓室四周素平无雕饰,刀斧凿痕,斑斑犹在,显得草率简陋。其大者却凿有连续的数进墓室,两旁并辅以各种用途的耳室,墓室四周,雕饰繁富,有的甚至还刷以色彩,显得富丽堂皇。这些崖墓的时代,早晚不一,早的能够早到东汉早期,晚的则可能已延续到蜀汉甚至两晋。不过,在郪江现已发现崖墓中规模最为宏阔壮丽、雕刻最为丰富多彩的具有代表性的那些崖墓,如金钟山一至四号墓,紫荆湾一至三号墓,泉水坝一号墓;松林嘴一号墓等(下面分别简称为金M1-4、紫M1-3、泉M1、松M1),根据其它已知年代墓葬及其自身的建筑特征,则都属于东汉中、晚期的遗存④4。这些崖墓的仿木结构建筑的雕刻,为我们研究汉代建筑技术及雕刻艺术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下面,我们就对郪江崖墓所见的汉代建筑形象作一简要叙述和初步分析。 一、 石棺的形制 郪江一带的崖墓以夫妻合葬墓为主,家族合葬墓比较少见。这种崖墓的布局往往是按照同一墓主的意志,依据墓主生前居住的宅第(或墓主希望拥有的宅第)的布局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它反映的是那个时期这一地区中小地主庄园宅第的实际布局。 郪江金M4是一座前雕墓檐(已毁),檐后依次排列前、中、后三进墓室的大型崖墓。其后室为主室,正中立一带辟邪座的石柱,柱上有斗拱,室顶有天花,室内置石棺一具。其前左耳室及中左耳室,入口处刻出栏干、檐柱、斗拱,室内刻花天藻井;显然,这二室也是模仿墓主宅第中的重要居室。前右耳室和中右耳室则不同,二者入口处均无柱子和斗拱,室内均未刻天花藻井等装饰(中右耳室连壁柱、壁穿、梁桷等也未刻出),二者所刻的却是:前右耳室有便房、水井和仓房,而中右耳室有灶台和厨案。可见,这两个耳室表现的乃是主人宅第的杂屋和厨房(图一:1)。 墓室营建成三进院落的模样,象征正堂的主室置于最后,象征居室的墓室位于中轴线的一侧,而象征厩厕、厨房的墓室位于中轴线的另一侧,并且将厩厕等放在前部,厨房放在中部。这种布局也普遍见于郪江其它大中型崖墓中,是这一时期该地区地主官僚宅第平面布局的典型模式。稍有不同的是松M1、紫M1和M3,它们的主室都不在中轴线上,而是位于后室的一侧或两侧。这里需要一提的是紫M3的平面布局,该墓墓室沿平行的二纵轴线分布,其左路从墓门而入,依次是前室、中室和后室。中室左侧辟有用作庖厨的耳室,后室前门道刻双阙,左壁刻兵器架,右侧为四阿顶门厅,门厅后为设棺床的主室。其右路实际为左路的前右耳室及中右耳室,只不过二室间有门道相连,自成一体。相似的例子也见于紫M3,可见这种二纵轴线的平面布局也是当时这里民居的一种常见的形式(图一:2)。 二、 江崖墓柱的分段利用与结构特点 郪江崖墓的柱子种类较多,如果根据柱子在建筑中的位置进行分类,可分为檐柱、内柱、壁柱三种,其中内柱又有前后槽柱和中柱两类。如果根据柱子的形状进行分类,则又可分为方柱和八角柱两种,它们又都可再细分为上下等粗的直柱和下直上收的台柱两类。如果再考虑到承柱方式,那么柱又有暗础柱与明础柱的分别,后者还有兽座柱、骑墙柱等多种样式(图二)。 檐柱是指房屋周边的一圈柱子。郪江崖墓的檐柱有两种形式:其在墓檐下者,柱子无论是方形还是八角形,一律上下相等,没有收分;而在墓内诸室前的柱子却往往分为上下两段,下为方形,上为八角形,下段均垂直,上段或略收。后面这种柱式,从它往往与栏干相连的现象来看,它做成这种形式有可能是为了方便与宽厚的栏干相连接;不过,从金M4后室内柱也用这种柱式的现象分析,柱子分段的做法应不是随意的,而是汉代该地区的一种固定柱式。 内柱在郪江崖墓中最常见的是中柱,前后槽内柱很少表现(唯一可能属于前后槽内柱的例子只见于紫M3)。中柱是竖立于房屋中心的柱子,汉代称之为“都柱”。⑤5这种柱后世均用于门厅一类次要建筑中,主要殿堂一般不用。汉代则不然,汉人喜欢在最重要的建筑中施用中柱。郪江崖墓的中柱有两处:一处在金M4,该墓后室平面为长方形,在室内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